第A04:社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浦东周浦镇缩小辖区服务半径,提升智能科技含量,探索为民精细化服务之路~~~
浦东周浦镇缩小辖区服务半径,提升智能科技含量,探索为民精细化服务之路~~~
浦东周浦镇缩小辖区服务半径,提升智能科技含量,探索为民精细化服务之路~~~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浦东周浦镇缩小辖区服务半径,提升智能科技含量,探索为民精细化服务之路
15分钟服务圈步入“数字智能时代”
■“智汇家园”是周浦镇全力打造的智能信息化为民服务平台。
  初冬的“小上海”空气中依旧弥漫着醉人的花香。记者日前深入浦东周浦镇多个居民区、社区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等地实地采访了解到,该镇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服务项目,扩充居委数量缩小服务半径,逐步形成了“1+7+X”的社区框架服务体系,其中的“7”就是兴建了7个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并以此为抓手为辖区居民打造“步行15分钟生活服务圈”。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便民服务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全过程都从以前的“居委”全面向“村委”延伸,让农民和居民享受同样的便利,为实现政府保障服务方面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记者 王平  

  文体娱乐一门尽享

  走进刚刚落成投入使用不久的周市社区中心,一套全新的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展现出的科普短片立刻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其逼真流畅的动态影像加上多媒体效果让人耳目一新。周市社区中心负责人钱国文向记者介绍:“科普服务也要以提升品质为重点,周市中心一楼西侧的防灾减灾展示体验馆,通过地铁逃生、防空警报演习幻影成像、心肺复苏三大板块,以及“实物互动、多媒体互动、现场互动”三大体验方式,动静结合地宣传科普知识,增强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  

  该中心以提供各项社区服务和文娱活动为主,功能十分齐全。一楼提供社区事务受理、百姓书房、科普体验、助餐中心、民心剧场等五大功能区域,二楼配有“億未来”儿童运动馆,0-3岁小朋友的娱乐小天地,配备软体玩具设施,4000册儿童图书并聘请了专业的早教老师授课;有张云飞义诊点,邀请张医生每周三上午在健康小屋为居民免费义诊;有健康小屋、知心聊吧、党员之家、新周浦人家、理论学习小组、立德书画室等功能活动室等等,社区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这里进行文娱活动,在这里听各类讲座,接受专业知识文化的熏陶。三楼以健身为主,设有健身房、桌球房、羽毛球场、乒乓室等健身功能区,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科学、健康、文明的健身场所,让社区居民在运动中感受快乐与时尚,在休闲中得到放松与欢畅。

  中心引进了知名的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物美价廉的“绿色午餐”,常常供不应求。其剧场的建造也相当专业,配备先进的电脑数控电动吊杆,各类专用舞台灯具及先进的专业音响设备,观众席后区设有灯光、音响控制室,以及配合演出的化妆、道具、服装间。该剧场设施先进完备,观演条件舒适便利,能满足各中小型演出需要,提升居民文化需求层次。记者随机采访了正在观影的周市社区居民周老先生,问他在这里看电影的感觉如何?周老先生一个劲地向记者翘起了大拇指,“这里交关好,离家近便宜不说,放的影片还很新,清晰度音质也很好,跟花几十甚至上百块去大的影城看的感觉也差不多,我几乎每场电影都来看的。看完了有时还能约上几个老年朋友去楼上打打球,交关开心。”记者问周老先生这里还有什么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吗?他想了想说,“其他都很好,就是现在这里双休日还不开放,晚上也关门太早,我还想带孙子来看电影呢,可惜他平时要上学,儿子儿媳双休日也经常在外面花几十块一小时租场地打羽毛球,如果能来这里就好了,既便宜又离家近。”面对群众的呼声,钱国文回应道:“中心正在努力克服资金、人手等方面的困难,力争尽快实现全天候的开放服务。

  周浦镇党委委员金晔向记者介绍,目前该镇的瓦屑、桃园、周市、周源4个社区中心已装修完毕并投入使用,周南社区中心已进入设计装修阶段,周东、周欣社区中心已落实场所。她进一步表示,7个社区中心全部建成后可以有效覆盖全镇29个居委,10个村和1个“筹备组”,让全镇村(居)民享受同等便利优质的服务,力争构建具有周浦特色的亲民惠民便民服务体系。

  智能生活高效服务

  在周浦镇的生活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了一套名为“智汇家园”的智能信息化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作了现场演示,平台纳入社区400多家便民服务企业,社区居民可通过各种移动智能终端获取并使用衣食住行等全方位的服务信息,平台对整个服务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服务质量并及时受理客户的反馈和投诉。除了为居民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便捷的服务方式外,其预约、派单等特色服务可覆盖周浦各大社区,让周浦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类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各种服务。该平台还有一整套完善的考评机制,通过事前审查,事中、事后监督等措施,确保服务质量;同时还可以满足处于创业阶段的广大服务组织和个体经营者需求,借助智汇家园网络平台为他们提供发布信息的场所,宣传的阵地,带动就业。

  同时周浦镇还把信息技术与社区为老服务相结合,提升了服务效率。记者在该镇位于南八灶街的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看到,一套融入晨检智能管理、体感游戏锻炼、电子阅览等内容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大大提升了为老服务的科技含量。该中心主任秦海英向记者介绍,这里以助老康复和多样化服务为主要特色,除了为老人设计专业化的日间照护流程外,每天还安排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编织起一张完善的服务网络。

  记者在秦海英提供的一张中心特色活动与日间照护流程表上看到,从周一到周五分别安排了新闻阅读、棋牌娱乐、书法绘画、点心制作等为老年人精心设计的服务项目,日间照护的标准化流程是精确到每个小时的,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半安排了二十多项服务,可谓细致入微。自从中心开门以来就天天来这里的丁阿姨今年已经81岁了,正在接受护工泡脚服务的她听说有记者来采访也打开了话匣子:“这里的开放真为我们老年人办了件大好事,否则我们白天只能在家坐着,没地方去还要麻烦子女照顾,要谢谢政府。”说到动情处丁阿姨不由自主地抹起了眼泪。秦海英说:“目前中心最大的问题是交通还不太方便,很多老人过不来,另外一些康复项目还不能每天提供,需要老人或家属提前预约,这些事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改进和完善。”

  此外生活服务中心的另一传统特色便民服务站和大篷车服务被不断发扬光大,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按照“居民实际需要、市场无法满足、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发挥社会组织管理和志愿者服务的专业优势,通过前期的需求调研,选择了10个便民服务项目,包括修锁配钥匙、修鞋、修磨刀剪、法律咨询、理发、电脑维修、缝纫修补、修理钟表、测量血压、测量血糖,每周五天轮流为居民服务,每天前来的居民络绎不绝。同时组织每月两次大篷车进社区活动,为离生活中心较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便民服务,活动内容除10项便民服务外,另增加特色服务(义卖、绿色种植、低碳环保等)、健康服务(义诊、健康讲座等)、结合节日开展的猜谜等互动类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趣又有益。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今后将继续挖掘志愿者资源、引进社会组织、开发更多公益便民项目,为居民提供就近、多元、贴心的服务,真正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

  金晔表示,社区中心、生活中心、为老中心的服务项目设计是镇党委、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倾听群众呼声和需求,精心设计而成。他们将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居委数量,让服务半径更短、服务触角延伸到全镇的每个角落,努力探索出一条以需求为导向、城乡统筹兼顾、为民精细化服务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公告
15分钟服务圈步入“数字智能时代”
中国人寿推出“鑫如意(白金版)组合计划”
让热血在“第二故乡”流淌
东方城乡报社会民生A0415分钟服务圈步入“数字智能时代” 2014-11-25 2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