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镇“三违”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记者从高行镇“三违”整治办公室了解到,截至9月1日,高行镇已拆除违法建筑79处,总面积43389平方米(存量40191平方米,新增3198平方米),治理违规种养2起,涉及土地约23亩,存量违法建筑整治完成目标任务的121.8%。
今年,高行镇把“三违”整治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切实加强整治力度,通过“逐步清除存量、严惩新增违建、落实责任追究”的分类工作法,形成了“组织领导有力,工作开展有序,社会协同有效”的工作格局。截至9月1日,高行镇已拆除违法建筑79处,总面积43389平方米,治理违规种养2起,涉及土地约23亩,存量违法建筑整治完成目标任务的121.8%。
守土有责,落实责任追究
据了解,高行镇“三违”整治办对全镇土地进行确权调查,经过梳理分类,将全镇共236块土地管理责任分解至各居(村)委和集团公司。对一些界定模糊、管理交叉或无人“认领”的土地,则由镇规建办等部门统筹管理。镇政府与全镇31个居民区(村)党(总)支部书记以及上海高行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签订了《2014年高行镇“三违”管理目标责任书》和《高行镇人民政府土地保护管理目标责任书》。在此基础上,高行镇还逐步建立健全了“三违”整治工作考核问责机制。这样,土地有了身份,各部门守土有责,有效杜绝了滋生“三违”的土壤。
力拔违建,形成强大震慑
在拆违过程中,高行镇“三违”整治办发现有些地方由于历史原因征而未拆,长期闲置,部分来沪人员在原先未拆完的房屋基础上,又陆续违法搭建了一些房屋用于出租,或是废弃的学校被社会人员“侵占”,“房东”在学校空地违法搭建房屋并层层转租。镇“三违”整治办进行前期周密调查取证,认定违法事实;协同村委会、综治、公安、安监、城管、消防等单位(部门)多次走访,详细掌握违建处人口信息和舆情动态;制作、分发、张贴《告知书》,制作宣传横幅,形成拆除违法建筑的高压态势,实现了一部分租客的主动搬离。针对部分违法当事人反复狡辩、不配合以及利用各种手段威胁、利诱工作人员等现实情况,镇“三违”整治办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狠抓落实,牢牢控制社会安全稳定。
治违有力,逐步清除存量
5月中旬以来,“三违”整治办先后组织有关部门拔除G地块面积6800平方米的存量“群租”违法建筑,瞿家弄小学4000多平方米“群租”违法建筑,两处共清理7家无证作坊,搬离800余名入住外来人员,实现了“三违”整治和人口管理的双赢。
同时,镇“三违”整治办精心组织,集中拆除了银杏苑顶楼400平方米违法建筑,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对镇域老、旧、动迁小区内严重影响公共安全、严重侵占公共面积、严重侵犯他人利益等严重违法建筑进行集中整治。
对群众反映强烈、矛盾突出的各类违建坚决予以清除,先后拆除一批田间地头的危棚简屋、非法活禽交易点、非法废品收购站等违法建筑。如高西村的违建废品收购站和危房1590平方米,东沟社区卫生中心外违建活禽摊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