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10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后一公里”与社会公平公正
  □一溪

  “最后一公里”,是最能检验服务基层群众实际效果却又是最难突破最难打通的一段“路程”,更是体现社会公平公正、让社会所有成员共享改革成果的重要环节。

  “最后一公里”,说白了,打通的是基层群众直接受益的民生之路,托起的是社会公平公正的底线。仔细想想,还有哪些“最后一公路”尚未打通?实际上就是要时刻惦记着还有多少最基层的群众没有享受到应该共享的改革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已打通了不少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电话、电视不用说了,互联网宽带也早已接进了农户,还有城乡公共交通向乡村延伸,商业网点、各类超市也驻扎进了乡村……不要小看这些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如果它被阻断或未被打通,不但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生活水准的提升和农村社会进步和经济的繁荣,而且关乎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公平公正治国理念的健康推进。

  目前,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迅速,让农村人和城里人共享改革成果已成为各级政府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市政府提出了包括重大工程建设、财政资金、教育卫生资源等一系列向郊区倾斜的政策,而如何使这些“倾斜”政策在“最后一公里”平稳着地,则需要各级基层职能部门开动脑筋、创新思路,使“好政策”真正通过“最后一公里”的打通,让广大农民摸得着、看得见,享受得到。

  “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保障基本民生要求,是政府职能转变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随着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矛盾问题也会更加凸显,这就需要我们各级职能部门发挥聪明才智,投注更多精力到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上去。因为,全力扫除“路障”,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实质上是在彰显统筹城乡发展的治国理念,体现公平公正的治国观念,意义重大。(相关报道详见A4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政策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本期导读
“借、送、联、防”打通看病“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与社会公平公正
《弟子规》成热读教本
用心服务于客户 坚持服务吸引客户
报头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东方城乡报一版要闻A01“最后一公里”与社会公平公正 2014-10-09 2 2014年10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