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不合理
农户养猪多采取一次断奶法,断奶后立即上市,使仔猪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了改变,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应当在断奶前5天~6天逐渐减少仔猪哺乳次数,直至完全断奶。此法对仔猪生长十分有利。
●补料不及时
仔猪在哺乳阶段没能及时补上料,断奶后不能很好地进食,又没有奶水补充,引起生长缓慢、发育停止。一般应在仔猪出生后7日龄就开始补料,这样在母猪的泌乳量下降时,就能正式补上料,以弥补母猪泌乳量的不足。开始以香、甜、脆、易消化的饲料为主,之后逐渐改为正常饲料。
●饲料及饲养方法不合理
断奶后,仔猪不仅吃不上母乳,且饲料质量也很差,喂料中水多料少,日喂次数也由断奶前的6次~8次急剧减少到日喂3次,这些条件的剧烈变化使仔猪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因此,购猪时就要详细询问卖主对猪的饲养管理情况,做到饲料保质保量逐渐过渡、精青粗饲料逐渐过渡,饲喂次数由多到少逐渐过渡。
●环境条件变化太大
仔猪断奶以前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断奶后一般是一猪一圈,仔猪短时间内不能适应这种孤独的生活,特别到冬季,气温低,吃不好睡不好,很容易产生多种疾病,甚至死亡。所以,在购猪时,要尽量多问一些问题,尽量为仔猪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管理粗放
现在农户养猪一般是一猪一圈,生活单调,有的猪吃食、睡觉、排粪在同一地点,加之不勤打扫、垫圈,造成环境污秽,卫生条件极差,特别在冬季,很容易引起生猪感冒、下痢等一系列疾病,严重影响生猪健康,对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在实际养猪生产中,可根据吃食快慢、性情好坏,以3头~6头为一圈,这样生猪争食,生长快,并做好调教工作,使其定点吃食,定点排粪尿,定点睡觉,使环境干净卫生。
●防疫、去势时间不对
农户购猪多到集市,在购买的同时进行防疫与去势。这样断奶、防疫、去势三种不利因素加到小猪身上,使小猪在很长一段时间体重恢复不过来,严重影响了生猪正常的生长发育,使生猪生长缓慢,进一步形成僵猪,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一般不留种的仔猪,小公猪可在20日龄,小母猪可在30日龄~40日龄进行去势,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可在30日龄前进行猪瘟疫苗的注射,丹麦疫苗可在3月龄进行。
曾玉露
[链接]
如何控制猪群有害气体
培育健康的猪群,环境问题不容小觑,尤其需规避氨气的危害。
氨的来源:主要源于猪粪、尿等有机物的分解、猪体蛋白质分解代谢和猪排泄物以及消化道的死亡微生物分解的产物。
氨的危害:除了会产生呼吸系统的疾病外,最严重的就是使血氧含量降低,导致脑组织缺氧,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子宫供氧不足,胎儿生长受阻,死胎增多,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减弱,宫缩无力导致滞产增多;还会使心跳加速,引发心衰,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腔脏器淤血,引发便秘、腹泻及呼吸系统传染病,导致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
控制措施:改变猪舍结构,在猪舍安装房顶或通风系统,改内清粪为高架式外清粪;改变饲料的性状,如将干粉料改为液体饲料时,粪尿明显减少;改变配合饲料的组成可降低粪氨的排放。使用两型预混料2.0和2.5(低铜除臭环保型系列预混料),可以降低饲料粗蛋白水平,减少豆粕等蛋白料的添加量。此时饲料的转化率最大,营养素排出最少,既节省了蛋白质资源,又可以减少氮污染,从而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促进生猪的生长速度,实现了养殖效益最大化;使用环境改良剂“护舍安”。快速分解舍面残留有机物,吸附代谢产物,降低氨气浓度,减少呼吸道疾病,同时抑制猪舍有害微生物的增殖,重建猪舍的微生态环境。
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