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3:现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国农业污染比重不断提升
养一头牛的污水排放超过22个人
~~~我国农业污染比重不断提升
养一头牛的污水排放超过22个人
2013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源污染倒逼农业转型
我国农业污染比重不断提升
养一头牛的污水排放超过22个人
  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尔逊这样描写农药等化学药品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它们使得鸟儿的歌唱和鱼儿在河水里的欢跃静息下来,使树叶披上一层致命的薄膜,并长期滞留在土壤里——造成这一切的原来目的可能仅仅是为了少数杂草和昆虫。”

  位于江苏省南部的太湖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2007年,江苏无锡的一场饮用水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其水源地太湖暴发大规模污染的关注。当年无锡自来水发臭堪比下水道,以致市民疯狂抢购纯净水。紧接着第二年,江苏启动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提出到2012年遏制太湖湖泊富营养化趋势等目标,开始了“铁腕治污”,重点是关停整个太湖流域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今年已是计划实现该目标的最后一年,结果却仍不乐观。人们还惊奇地发现,工业污染已非太湖的最大污染,农业和生活污染所占比重在不断提升,成为太湖污染的罪魁祸首。

  江苏常州市环保局提供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在太湖水污染源中,工业源产生的COD(即化学需氧量,其值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越严重)占比21.40%,城镇生活源为39%,农业源为39.60%;工业源产生的氨氮占比8.67%,城镇生活源65.78%,农业源为25.55%;工业源产生的总磷较少,城镇生活源产生总磷为14%左右,农业源约为85%。在太湖流域污染的三项主要指标中,农业面源污染的占比有一项超过一半,有一项甚至超过了三分之二。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一年所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和文龙指出,农业面源污染是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污染,从官方到科研院所等都逐渐认识到,农业污染面广量大,比工业污染治理难度大。因为工业污染属于点源污染,直接封堵排污口,然后对污水进行处理,达标排放即可,而农业面源污染没有终端,“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走不通,必须先行预防。

  除了污染水体,农业面源污染也使得土地本身不堪重负。和文龙介绍,我国是农药化肥生产和应用最多的国家,一轮作物需要打12 -13遍农药,每亩施肥量需要氮8 -15公斤、磷4-6公斤、钾10 -15公斤,其中1/3能被作物吸收,2/3流失。早在1970年代,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兆良就曾在无锡地区进行实验,发现氮肥高施用量的农田,产量不再提高。有关机构对我国东北产粮大省黑龙江、吉林等地的调查也同样发现,化肥的施用虽然对近年来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让部分农民患上“化肥依赖症”——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化肥使用总量过高,化肥过量施用将带来土壤品质和性质退化、粮食减产等后果,致使土地越种越“瘦”,危及粮食安全,已经开始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突破当前农业发展的瓶颈,各地纷纷开始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昆森表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在湖北仙桃市沔城回族自治镇王河村,家家户户由政府补贴建起沼气池后,形成了一条依托沼气建立起来的循环农业经济链,沼气发电、沼液养鱼、沼渣肥田等生产生活方式正在为当地的农民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来自湖北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2011年,循环农业为农民节支增收超过20亿元。三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浦东天地
   第A04版:综合·广告
   第B01版:村里来了大学生
   第B02版:村里来了大学生·瞭望窗口
   第B03版:村里来了大学生·实践天地
   第B04版:村里来了大学生·生活家园
   第T01版:大参考
   第T02版:言论
   第T03版:现象
   第T04版:聚焦
   第T06版:记忆
   第T07版:趋势
   第T08版:视觉
面源污染倒逼农业转型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安邦模式”
东方城乡报现象T03面源污染倒逼农业转型 2013-06-27 2 2013年06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