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正清 通讯员 屠继芳 摄/文
烈日当头、酷暑炎炎,冒着37℃的高温,记者日前在合庆镇有关人员陪同下,驱车来到该镇勤奋村的上海地杰蔬果专业合作社。刚改建好的大门、新近铺设的大道、一望无际的果树、满地飞奔的家禽……好一派自然、绿色、生态、环保的绿色农庄!
由于天气预报“今有大雨”,本地的社员都已回家休息,可正逢来人马上就要几十箱蜜桃与葡萄,年轻的合作社理事长顾旦正在屋里亲自为来客分拣、预装水果礼盒。见记者应约前来只得让记者先坐一会,等他忙完这一阵再来。
好在从他成立合作社至今,已进行过多次采访,都已经是老朋友了。记者就先到农庄去看了看,感受一下这绿色农庄的变化。坐落于勤奋村张家浜两侧的地杰农庄,占地面积达360多亩,主要以梨、桃和葡萄等水果的种植为主,并又将交叉种植甜瓜、青菜、玉米、白菜以及各种时令蔬菜等作为辅助农产品,努力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如今的年产值已突破300万元。
随着理事长顾旦手中工作的结束,记者跟随他走进地杰农庄的田园:一幢刚新建好的、占地1600多平方米、融旅游休闲一体化的二层楼房使人眼前一亮。听顾旦说,这是为了给到农庄来旅游浏览的市民有一个休憩的场所。走进去,但见南北两排房间一直到底,里面有可供客人休闲室娱乐的棋牌室;也有给游客提供各种农家菜肴的包间;楼上是可供旅客过夜的客房与会议室。旁边,是正在建造中的四幢独立二层小楼,建成后可供到此开会的游客休息。
前方的塑料大棚里,各种立体种植的时令蔬菜横排竖直,既有已经结果的黄瓜、西红柿,又有正在开花抽穗的豆类、玉米等,美观而又实用。左右两边的果树成行成片:累累果实,悬挂枝头。有以翠冠、青香为主的梨、以川中岛、新凤、白凤蜜露为主的桃和以夏黑、日本红乳等为主的葡萄等……看到记者拍照,顾旦董事长劝记者亲手采摘一下新鲜水果尝一尝:“如果是在树上成熟的水果,味道与已经采摘下来送到商店的完全不同!”记者按照顾旦的指点,从一颗大树上挑选了一个已经成熟的白凤蜜露桃。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至少有五六两重,白嫩艳红的桃子皮吹弹欲破,闻一下,悠悠桃香沁入心肺;咬一口,软玉温香直入脾胃……
据顾旦董事长介绍,农庄从最初的以种植水果与农家蔬菜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到逐步形成以“农”为基本点的观光旅游业,并带动农产品的销售,也经过了痛苦的蜕变。主要是觉得光靠发展种植业这单一品种,是没有出路的!要想在众多的合作社中求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理念。因此,在四处考察与仔细思考后,他决定以一年四季都可采摘、旅游、垂钓、游玩为突破口,精心打造最受上海市民欢迎的“地杰农家”。
他告诉记者,通过几年来不断地改进与投入,地杰农庄已形成了“冬有草莓、春有桃花、夏有葡萄、秋有翠梨”的四季果园。除此之外,大棚的四季蔬菜可供全年采摘,满地飞奔的林下家禽,又是可供客人四季食用的佳肴。因此,如今的农庄,具体打造以“游农家景、住农家房、吃农家菜”为特色,让游客体验“迷人的田园风光、朴实的农家装饰、舒适的休闲娱乐、文明的接待氛围”,享受“世外桃源”的自然风光。其中,精心栽培的优质葡萄和翠冠梨已成为合作社的又一个经济亮点,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从2008年起,合作社已与上海市老年体育协会合作,成为他们观光、旅游、休闲的活动基地。而网上农庄又迎来了数以千计的市区游客。同时,合作社也已完成了从传统小作坊的生产模式,向规范化、集约化的辐射,为合庆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我们不断前行的脚步,顾旦自豪地指着面前的水塘向记者介绍起来。原来眼前一个数百平方米的水塘里,有很多放养的小龙虾,主要供喜欢的食客垂钓后,马上送到厨房里烹饪品尝;而后面的鱼塘里,又放养了鲫、鳊、草、鳙等各种家鱼,可供来自全市的垂钓爱好者试钓;而满眼苍翠的橘树、梨树、桃树下面,则是散养鸡,圈养鸭的天下,数千只家禽们在林下翻飞、在土中刨食着……他告诉记者,地杰农庄开辟了桃园观花,农家捕鱼,亲手采摘各类时鲜蔬菜瓜果等系列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并在他们回家时提供各类农副产品,把新鲜的食品与绿色一起带回家。这里餐厅里的专业厨师还可以加工游客自己钓得的龙虾,使得游客能够立刻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据了解,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种水果蔬菜已经相继成熟,地杰农庄也迎来了一年四季中最丰盛的季节。除了新鲜的水蜜桃、葡萄之外,马上成熟的还有翠冠梨、还有夏季各类蔬菜、还有满湖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