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热点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2月2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阅读】
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
探索推广服务体系多元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专家指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必须建立在公益性基础之上,并通过重点建立政府指导、公益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科技尽快转化。

  一是深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

  王济民表示,公益性推广重点要提高各地农技推广站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强化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明确职能任务,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其次,要提高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待遇,既要靠行政力量推动,也要注意发挥经济利益作用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下去。经济利益引导补助应涉及两类群体:下基层的技术人员;在基层工作的人员,如在乡镇工作的技术人员工资水平要高于县技术人员工资水平等。

  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适应农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技术需求,应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共同投资发展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政府给予政策或技术支持,引导其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农资供应、标准化生产指导、技术培训与咨询、耕种收机械作业、农产品市场营销等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三是加强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王济民建议,一方面要鼓励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到乡镇工作,扩充专业人员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培训,既可以由农业院校的专家下基层培训,也可送基层人员到农业院校培训。同时,应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积极推广专家大院、院县共建、科技特派员等农技服务模式;发挥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及其科技人员的作用,积极深入基层开展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培训、科技咨询与服务等。      

  吴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市场资讯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三大机制发力 农业科技未来发展可期
冬春瓜菜产销对接还需加快步伐
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 探索推广服务体系多元化
412万亩农田受益于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
东方城乡报热点关注B03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
探索推广服务体系多元化
2012-02-21 2 2012年02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