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莺
今年夏天,我在菜园中种了十几棵黄瓜秧,每天浇水施肥一点都不敢懈怠。园中有两株“黄瓜苗”长得格外茁壮,藤蔓肆意伸展,却迟迟不见花开。我将照片发给姆妈,她笑着打来电话:“这是南瓜呀。”我想,定是去年的南瓜种子落在土里,自己发了芽。
这几年,姆妈年岁渐长,不再像从前那样有精力大面积种植各种蔬菜,却总要在后面的空地上种上几棵南瓜秧。“让它随意长吧,”她说,“一棵藤能爬满半亩地呢。”的确,南瓜的生命力总让人惊叹——几场雨过后,藤蔓便如绿色的瀑布般倾泻而下,叶片厚实如掌,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姆妈有她独特的种植心得:“疯长的藤蔓要适时修剪,只保留带雌花的枝条,养分才能集中到果实上。”这看似随性的种植背后,藏着老一辈人的智慧。
“南瓜是知恩图报的作物。”姆妈常说,“你给它一寸土,它还你一季丰收。”她熟知南瓜的习性:耐旱耐瘠,适合在清明前后播种,待霜降前后收获。
今年我家菜园中自己长出来的南瓜苗,正好印证了姆妈的话,南瓜籽能在土中休眠越冬,待来年春暖花开,自会破土而出。
南瓜一般在中秋成熟,姆妈说:“外面买的月饼,不如自己做的南瓜饼好。”于是每年的中秋时节前,她都会做一些南瓜饼。她总选藤上自然成熟的金黄色的老南瓜,说这样的南瓜“粉糯香甜,最适合做饼”。将南瓜蒸熟捣成泥,与面粉和糯米粉按比例揉合成团,再入锅慢火煎至金黄。
吃不完的南瓜饼,姆妈会细心冷冻保存。“随吃随取,加热后和刚出锅时一样美味。”这种储存智慧,恰如南瓜本身——耐存放,能在时光中保留最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