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佳慧
上海这座城市里,随处可见“宠物友好”的小细节:在一些咖啡馆,宠物狗可以享用免费的“狗狗奶油”;不少新开业的商场,有“宠物友好”餐厅、宠物专用电梯;年轻夫妻的小推车里,可能坐着可爱的猫猫狗狗;在今年夏天,上海博物馆甚至举办了多场“博物馆奇喵夜”活动,邀请宠物猫和主人一起参观展览。
宠物猫和宠物狗,越来越被大众接纳,逐渐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新居民。不少网友赞叹,上海对宠物的包容度已经“next level”了。在“宠物友好”的背后,是上海直面人与伴侣动物的健康和城市公共卫生安全这两个关键难点,率先作出探索的成果。
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犬、猫呼吸道疾病新型快速筛查技术与数据监管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通过开展犬、猫呼吸道传染病的快速筛查技术、监测预警平台等方面的研究,首次实现了微流控检测技术在宠物医疗领域的应用,为上海的“宠物友好”提供更多底气。
守护城市公共卫生
安全的最优解
人与宠物亲密接触的同时,人畜共患病的风险也时刻威胁着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随着《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上海市文明养宠三年行动重点工作任务书(2023—2025年)》的实施,在确保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上海市伴侣动物防控技术研发、改进防控策略迫在眉睫,尤其是掌握犬、猫伴侣动物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状况和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对提升本市伴侣动物防控能力和预测预警能力将起到巨大技术支撑作用。
犬、猫呼吸道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据统计占整个临床发病率的四分之一以上。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引发犬、猫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等,主要通过空气气溶胶传播,比较易于传播和感染,给预防和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国内还没有城市系统地对与人密切接触的犬猫动物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跟踪,犬猫呼吸道疾病整体流行状况不清,很难实施精准预测预警和采取针对性措施。此外,在目前的宠物诊疗中,现有的检测手段欠缺灵敏度和便捷性,只能为宠物医生提供辅助参考,导致病程较长,成本也更高,为人和宠物带来更多痛苦和负担。
因此,该项目从检测技术的研发入手,一方面让宠物医疗更加快速、便捷和经济;另一方面,同步收集检测结果和感染情况,通过搭建的监测预警平台,可以实时了解犬猫呼吸道病原体流行规律与特性,从而进一步完善城市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方案,成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筑起守护网的最优解。
细化城市公共卫生
管理颗粒度
在传统的宠物诊疗过程中,由于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且目前的检测技术仅针对单一、特定的病原,在对症下药之前,往往耗时许久,经历多次用药、观察的循环,一一排除才能搞清楚感染了哪一种病原体。对宠物和主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借助我们研究的检测技术,在诊断时只需要采集犬、猫鼻腔的黏液,放到处理液里,滴在一块小塑料片上,就能实现多重检测,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出结果。”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这块小塑料片,就是微流控检测技术的核心。塑料片实际上就是微流控芯片的载体,被分成无数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就是一个反应器,从而实现多种病原的同时检测。
(下转2版) (上接1版)
该技术主要针对引发犬猫呼吸道疾病的12种主要病原体。不仅适用于专业实验室,也适用于基层现场诊断,提高了检测通量、降低了检测成本,在为多指标检测提供新思路的同时,对宠物也更加友好。项目中的微流控核酸检测系统,为猫猫狗狗们建立了“电子病历”,城市公共卫生管理颗粒度进一步细化。还可将检测结果通过网络自动上传到监管服务系统,根据预设的程序,系统将数据发送至客户端和监管机构,并可根据系统的预警提醒,实现大数据的自动分析和预警。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91家宠物医院推广使用,累计使用犬猫呼吸道六联检微流控芯片检测6703份样品,在上海38家宠物医院进行推广使用,累计使用犬猫呼吸道六联检微流控芯片检测1119份样品。
构建更精准的
疫病防控策略
这并不是上海首次将目光聚焦伴侣动物。2019年,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借助《城市犬猫主要人畜共患病监测和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评估》项目,与多家单位合作,上门入户进行犬猫数量调查,初步掌握城市犬猫数量情况,成为后续课题研究的关键数据。摸清家底之后,才有了此次项目作为延伸,进一步探索建立城市疫病防控体系。
“现在我们只是做了从0到1的突破,但是如果要做到100,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应用的范围,积累更多的数据,才能形成更加精准的防控策略。”项目负责人表示。此外,基于项目的技术路径,后续可以开发系列便于临床及基层实验室应用的检测平台,如伴侣动物消化道系统传播的疾病,甚至在传统的畜禽疫病筛查中均可以按照呼吸道系统传播、消化道系统传播及引发繁殖障碍病原等方向开展快速筛查,在畜禽养殖企业、屠宰企业、道口关口监管、第三方实验室均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目前,国外生物巨头公司均已开始布局微流控分子检测。此次项目中开发的检测技术和产品均为国内首创,若能率先上市抢占市场,并作为常态化的监管手段,将成为城市动物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