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梦娇
如今的农村,已经实现了通网通电,农村基础设施愈加完善。然而,农村电线、网线的乱拉乱架留下了难看又危险的“蜘蛛网”,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
近日,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的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金星村,尝试“村民企”联合,最终恢复了农村“天际线”。
“大刀阔斧”整治“老大难”问题
金星村地处马桥镇最南端,南靠黄浦江,总面积约0.6平方公里,全村常住人口4700余人,因相邻闵行经济开发区,外来人口占比超过90%,是典型的外来人员集聚村。电力、通信、网络这些家家户户都必备的线路,由于人员流动大、运营商各自为政等问题,不知不觉间遗留下了一个个的“蜘蛛网”,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道路上的“黑色污染”,也给村民生活埋下了安全隐患。
今年是闵行区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的第一年。“序化农村杆线”被明确纳入这项民心工程中,成为提升乡村风貌水平的重要举措。
今年初,金星村决心“大刀阔斧”在全村开展架空管线的集中整治,全面消除乱接乱拉、借杆架线、跨街“飞线”等现象,并借此机会一并消除部分电杆倾斜、废弃杆等安全隐患,还村民一个整洁的“天际线”。
说干就干!金星村党总支书记杨晓清作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协同网格块长、村两委班子成员等副组长,召集了各网格员作为整治专员,第一时间建立起了分工明确的整治队伍。经过整治队伍为期两个月的全力排查,整治清单和思路逐渐清晰了起来。
“既然我们的问题主要分三类,那我们就要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整治路线……”
例会上热烈探讨后,大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对于需要继续使用的村宅主干道的“架空线”,按照“部分更换、部分整理”的思路,进行整理、捆扎和贴墙处置;对于宅基地周边松散下坠、冗余盘绕的“架空线”,按照“捆扎、贴墙、入管”的原则进行全面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对于民房之间的违规“飞线”,责令相关房东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村委按无主之物统一处置。
“蜘蛛网”没了
“天际线”回来了
美化“天际线”不仅是村两委班子的工作重点,更关乎每一位村里人的幸福生活。为了得到每一位村民的理解与支持,整治队伍召集了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向他们详细解释“架空线”整治的工作目标、内容和措施。
与此同时,网格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告知书、村内电子屏不间断滚动整治标语、微信群发布相关工作信息,“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确保宣传到位。
“陈大哥,今天下午你们家的网络会暂时停一会,我提前给你打个招呼哦!你放心,等我们线理清楚了,就立马给你恢复原样!”
除了争取村民的谅解,整治架空线还需要得到运营商的支持。金星村主动跨前,与中国电信、长城宽带等单位沟通协调,共商专项整治方案。
短短3个月,金星村共出动各类施工人员160余人次,铺设线路1460余米,清理废旧线缆2920余米、整治捆绑凌空架线1750余米、整改信息箱8只……
告别“蜘蛛网”,整洁的“天际线”终于回来了,村庄“颜值”大幅提升,“道路上的线也都捋顺了,没有‘蜘蛛网’的遮挡,感觉头顶的天都亮堂了不少,真是舒心!”村民们纷纷点赞。
房东、租户、村委共同监督
杜绝“架空线”回潮
整治成果来之不易,长效管理也要抓牢。为了杜绝“架空线”乱拉回潮,村里明确,今后凡是有新的架空线路需要进村,都必须先到网格站“报到”,在房东、租户、村委共同“监考”下,严格按照拉线方案开展施工。
记者从区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闵行农村架空线整治工作自2018年就已经启动了,已完成了30个行政村的架空线整治工作,但是部分点位由于长效管理不到位,整治责任部门不明晰等原因,不少“蜘蛛网”有卷土重来,重新占领“根据地”的迹象。
为积极推广马桥镇金星村、浦江镇汇红村等地的成功经验,今年5月,闵行区乡村振兴办会同区建管委、区科委、区文旅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召开了“闵行区农村架空线整治专题部署会”,并对下一阶段架空线整治任务进行部署。今年,闵行区计划开展17个村的架空线整治工作,并争取在“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的两年计划期间实现闵行农村架空线“应整尽整”。而随着农村架空线整治行业标准的逐步明确和整治成功经验的不断累积,今年闵行区级验收的考核标准会适当提高,确保架空线整治工作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