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天骏
浦东开发开放30多年来,热土催生了无数的建设奇迹。倪辉祥长篇小说《灿途》在浦东的城市文学建构与表达上,以电力建设为整个小说的背景,以艰苦创业来衬托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以走向灿途的坚实脚印来反映时代的风貌,凝聚了浦东地域的热土特征。就犹如是一束光亮透过的背影,呈现了小说缤纷的精彩看点。这无疑是献给浦东开发开放的一个最好礼物。
作为浦东的本土作家,倪辉祥对浦东的深情倾注在了《灿途》里。主人公姚明光的辞职下海,从一开始的艰苦创业,到一路中的风雨同行,再到一波三折的曲折历练,终于迎来了一马平川的奋斗成果。公司员工留下的点点足迹,亦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欣荣电气公司在创业大海中的上下沉浮,危在旦夕,则是许多无背景、少资金、缺人才的初创民营企业的真实写照。这样的人生和企业发展阶段所出现的大风大浪、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经历,不仅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与毅力,也能使一家普普通通的企业走得更加平稳、更有后劲。
姚明光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从一个对电气行业完全陌生,逐步过渡到对这一领域基本上“了如指掌”,是机会的不期而遇所致。经过多年的徒手打拼,他悟出了民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离不开浦东开发开放的整个大环境,而浦东开发开放也给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可能。他觅到了与其坐等要、不如主动进取的创业“良方”。在对待家人的亏欠补偿上,在对待员工的吃饭问题上,在对待企业的运转活力上,他的真情流露,都带有坦诚和可以予以充分信任的一面。父亲姚新林、妻子赵春芳所起的“家庭后盾”支撑,章春贤总工程师所起的“定心丸”作用,皆彰显了人性的善良和善意。一束光亮透过的背影,在此显得愈发清晰。
一束光亮虽然只有那么小小的一点,却是透着满满的希望,透出无尽的温暖。姚明光的“明光”意味,电力行业的“输送光明”使命,创业者的“光明天使”追求,都有着光亮的浓厚情结,是前行者肩上一副沉甸甸的责任,亦是应当自觉担负起的社会责任。灿途的光亮不时萦绕,既是进入电力行业的民营企业一次艰难涉水,又是将“光明”工程在自己手中变成现实的一种体现方式。尽管前面的路途充满了荆棘,甚至可能从此再也难以翻身,却依然是义无反顾,与困难进行殊死较量,与暗流斗智斗勇,与毅力永结同心,终于迎来了灿途的光明一片。
然而,在人物演绎的背影下,是创业者的酸甜苦辣,是发展中的春夏秋冬,抑或是个人的忍辱负重。所有这一切,都在奠定一个民营企业生存、发展和成功的根基。有时,背影的某种孤寂,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想象的。姚明光顺应了浦东大开发大发展的最好时机,他在商海里的勇于搏击,他在创办企业中的全身心投入,他在企业出现状况时的临危不乱,无时无刻不在呈现主人公独有的眼光和独到的精神品格。而患难见真情,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情感维系的纽带,反映在了企业初期创业、全面发展和取得成功的全过程。欣荣电气公司也因此成为浦东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灿途》的精彩与特色表现,有着作家本人多多少少或清晰或模糊的影子。倪辉祥早年下海创业,自己主动打破了“铁饭碗”,这在当时是许多人不敢尝试、也不能理解的。商海暗流险滩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尤其是民营企业进入特种电力领域,更是难上加难。这样的奋斗足迹,为同时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倪辉祥提供了别人所没有的可贵经历。
此次长篇小说《灿途》的一经推出,即获得了社会的热烈反响。浦东电视台、上海生活时尚频道、劳动报、新民晚报、东方城乡报、新华社客户端等相继进行了报道和评论。上海文艺出版社还专门在傅雷图书馆举行了《灿途》作品分享会。新华社客户端为此评论道:“由于直接反映浦东大开发大开放的长篇小说尚属凤毛麟角,也由于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身上闪烁着‘原型人物’的鲜活光彩,《灿途》刚问世便引发了关注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