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回收率突破60%
自从首次将农田地膜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以来,目前新疆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已突破60%,长期困扰农田的“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2016年,新疆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对农业生产中的超薄膜实行严格管控,并对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标准农田地膜的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明确处罚标准,同时细化了行政主管部门责任,从法律层面为防治废旧农田地膜污染提供了支撑。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介绍,农业、环保等部门不断健全地膜回收产业链,现已建成42座地膜回收加工厂,地膜回收加工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超过60%。
吉林:
积极推进
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
近日,吉林省农委和吉林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进耕地质量耕作生态耕作效益“绿色增长”的实施意见》。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全省30个产粮大县,按照“村建点、乡建片、县建区、梯次推进”的发展布局,建立由“点、片、区”梯次结合构成的示范区,其他县(市、区)适宜推广、梯次跟进。示范区原则保持6年连续实施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省农委要求全省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要牢固树立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到2025年,力争全省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玉米播种面积45%左右,在作业区,作业成本比传统耕作方式平均降幅10%-15%。
河南:
三年内电商进农村工程
覆盖所有贫困县
从河南省商务厅了解到,省政府日前出台《河南省电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三年内,河南省将实现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对所有贫困县全覆盖。根据《方案》,河南省将扩大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的覆盖面;所有贫困县建成县级电商扶贫服务中心,培育一批有特色、有产业的电商扶贫先进县、先进乡镇;对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全部免费培训,帮助其通过电商产业链就业创业增收;对乡镇、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全面轮训;在有条件的贫困村每村培育1名电商带头人;每年开展2次电商现场观摩或电商扶贫专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