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棚草莓秋冬季栽培技术管理要点
  近几年,浦东大棚草莓栽培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以“章姬”和“红颜”品种为主。草莓定植后应及时拔除死苗、僵苗,做好补苗工作。之后以培育壮苗、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果品品质、产量为主。现将大棚草莓秋冬季栽培提出以下技术管理意见:

  成活后到保温前的管理

  定植到覆膜保温前的草莓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这期间主要作业如下:

  1.摘叶与除草

  从定植到覆膜期间,应做好摘叶工作,即要在植株成活后及时将最下部发生的腋芽、刚发生的匍匐茎和枯叶摘除,保留5~6片健壮叶片。但注意防止过度摘叶,如摘叶过度不仅使腋花序发生不整齐,也会使顶花序花数减少,开花期延迟。进行一次人工除草和浅松土。

  2.灌水与施肥

  草莓成活后适当控制水分,保持土壤上干下湿,促根系向下延生,培育壮苗。如基肥充足,覆膜保温前一般不用追肥,可适当喷施叶面肥。覆膜前进行一次肥料穴施,施肥量视基肥用量和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每亩施20公斤三元复合肥,穴施一周后进行覆膜,覆膜后通过滴管滴水实现以水调肥。

  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保温措施

  1.铺设滴管

  覆地膜前,铺设好滴管带。每畦在两行苗体中间铺一根滴管带,滴管带末端密封,另一端与畦头灌溉主管道用三通阀门连接。滴灌主管道进水口处一端与“文丘里”施肥器、抽水泵出水口相接。

  2.覆膜

  覆地膜可保持土壤水分,抑止杂草孽生,并可降低大棚内的湿度,隔绝果实与泥土接触,减少病害,保持果实美观和清洁卫生。草莓一般于10月底铺盖黑色地膜,为减少虫害发生,推荐使用银灰地膜,铺膜时将苗破膜放出。垄间可铺稻草、无纺布等来降低棚内湿度。11月初,覆盖大棚外膜保温。12月中下旬在棚内加覆内棚膜,避免发生冻害。

  坐果及果实膨大期管理

  1.打杈与疏果

  草莓现蕾前由于生长旺盛会发生较多侧芽和匍匐茎,应及时摘除,同时要摘除老叶、黄叶、病叶,以利促进顶花芽分化,集中营养提供开花结果。开花后应进行适度的疏花疏果,及时疏除过多的花和幼果、畸形果,一般“章姬”品种第一花序可留6~7个果,“红颜”品种第一花序可留3~4个果。之后的第二、第三花序等可以适当多留果。

  2.温度与湿度

  覆膜后棚内温度迅速升高,按照草莓的生长需求和天气情况,严格掌握开棚、关棚时间,一般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12℃~15℃;开花期棚内白天温度23℃~25℃,夜间8℃~10℃;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16℃~22℃,夜间不低于8℃。调节温湿度可采用揭、盖大棚两头及两侧塑料薄膜的方法进行。如棚内湿度过高,应在棚内温度许可的情况下,中午前后放风降湿,减少病害发生。

  3.灌水与施肥

  由于草莓根系浅,植株小,叶片大,水分蒸发作用强,对水分的要求较高,保温后应保持土壤湿润,现蕾至开花期应以田间持水量70%为宜,果实膨大期应保持在80%为宜。果实成熟期需适当控制灌水。保温后视植株生长和需肥情况结合灌水进行追肥,一般在顶头果果实膨大期和盛收期可进行速效肥的追施,同时也可根外喷施叶面肥。

  4.养蜂与授粉

  草莓是虫媒花,在草莓初花期,每棚放入一箱蜜蜂,以帮助授粉,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

  采收期

  果实九成熟左右时采收,周转框轻摘轻放,室内装箱,按大小分级包装,剔除小果、病果与畸形果,并及时上市销售。同时还需做好摘除老叶、病叶、病果和采完果的衰老花茎,每株苗保持1~2个健壮侧芽,保证第二、三批花序正常生长和结果。

  病虫害防治

  大棚草莓秋冬季主要以防治草莓炭疽病、根腐病、黄萎病和夜蛾、蚜虫、红蜘蛛为主。病虫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棚内可悬挂黄板和蓝板粘除虫害。具体防治办法可参照植保科病虫情报。

  周艳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
   第A03版:动态
   第A04版:特稿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种植
   第B08版:专题
挑选白萝卜的小窍门
香菜秋季管理注重“三防”
大棚草莓秋冬季栽培技术管理要点
[热线答疑]
东方城乡报热线B02大棚草莓秋冬季栽培技术管理要点 2018-10-16 2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