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畜牧兽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降低肉鸡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适宜的育雏温度

  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功的关键。由于刚孵出的幼雏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温度的变化较敏感。而雏鸡只有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才能使体温保持相对的恒定。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异时,雏鸡将发生生理功能的变化,在超出一定的极限范围时就会引起鸡体代谢的紊乱、免疫力的抑制,甚至死亡。一般情况下,10周龄内的雏鸡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鸡舍的温度应维持在33℃-35℃,以后视鸡群情况每周下降3℃-4℃,直至舍温保持21℃左右。最重要的一点要学会“看鸡施温”:如雏鸡聚集成堆,说明温度偏低,需加温;雏鸡远离热源时饮水,张口呼吸,说明温度偏高,应降温;分布均匀,叫声欢快,说明温度适宜。

  控制光照和日粮

  目前,由于肉鸡增重速度的加快,对营养物质含量的要求也相应较高,必须及时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等矿物质。增重速度的加快也相应导致了一些与肉鸡快速生长有关的疾病,例如软腿症、猝死综合症及腹水症等。这些疾病的存在,增加了肉鸡死淘率,降低了经济效益。实践证明:早期合理的控制光照和日粮,不仅不影响肉鸡增重,而且还可以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

  疾病防治。

  针对肉鸡饲养周期短这一特点,阶段性地投放预防性药物显得尤为重要。25日龄前重点防治鸡白痢病和大肠杆菌病;15日龄后重点防治球虫病,连用7天,停药3天后,视鸡群情况决定是否再喂第二疗程;20日龄后,重点防治慢性呼吸道病。

  合理的免疫程序。

  适时的免疫接种是预防疫病、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合理的免疫程序是根据鸡体的基本免疫机理、各种疫苗免疫应对的消长规律及疫苗本身的特点等综合制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此外,疫苗接种时间还应根据鸡群的健康状况以及抗体水平的高低而决定。

  农推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观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沪郊经济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社会民生
   第A07版:科教文卫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三农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引导兽药产业健康发展
降低肉鸡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种公羊饲养管理抓关键
[生猪行情]
如何让鸡多产蛋?
猪感冒的主要原因
东方城乡报畜牧兽医B08降低肉鸡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2016-05-05 2 2016年05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