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点刚过,车墩镇得胜村为老综合服务中心就餐室里又热闹了起来,服务人员忙着端上热腾腾的饭菜,21位80岁以上老人边享用营养可口的午餐,边观看电视里精彩的戏曲节目,其乐融融。“每顿3元钱,吃饱又吃好。”85岁的张娶珍老人伸出三个手指,笑眯眯地对记者说,“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真是好福气。”
在得胜村,60岁以上老人占全村人口的32.7%,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近年来,村里独居、空巢和生活困难的老人数量日增,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和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为此,得胜村积极探索为老服务新模式,去年9月,占地5300平方米,集综合文体活动室、阅览室和健身康复室于一体的为老综合服务中心落成,一门式“套餐”服务让村里的老人们有了温馨的第二个家,消除了后顾之忧。
老人午饭不再“凑合”
年轻人一大早就要赶去城区上班,让高龄老人每天自己张罗一顿午饭太“撒度”,午间吃饭问题曾经困扰着这里的老人。不过自从有了助餐服务,老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凑合”一顿了。
每个月只要花60元左右,就能在工作日吃上一荤、一素、一汤的营养午餐,而且一周的菜单早早贴了出来,保证花样翻新不“炒冷饭”。最让老人们“焐心”的是,食堂工作人员特别细心,每天烹制的午餐尽可能清淡,还专门挑选了鱼刺少的草鱼配餐,这让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宽心,喜欢吃鱼的老人也不容易被鱼刺鲠。“以前自己洗菜、择菜弄不动,只好将就。现在有了‘营养餐’,安全又放心。”张娶珍告诉笔者。
称职的健康“管家”
都说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得胜村的老人们就有一位称职的健康“管家”,他就是服务中心的保健医生丁小弟。
村里每年都要组织老人参加体检,根据体检结果,丁小弟为每位老人建起了电子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回访。比如高血压患者,丁小弟就根据病情的不同,把老人分成3个组,定期为他们“把脉”。“药要坚持吃,不能大意”、“油腻食品不能碰”……除了为老人测量血压,丁小弟总不忘关照几句,提醒老人们。有了健康“管家”的周到服务,不少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和缓解。
冠军选手的“摇篮”
不久前的车墩镇门球比赛,得胜村选手得胜归来,包揽了老年组的男、女个人冠军,而冠军的“训练场”就在服务中心里,因此这片场地也被大家自豪地称为冠军的“摇篮”。每周3次,近10名老年门球爱好者总要赶个大早,到这儿来切磋交流技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赛是其次,重要的是强身健体,同时也可以多结交几个朋友。
中心的放映室里,每周两次的电影和戏曲节目同样吸引老人。不少老人最爱听的是沪剧,恰巧邻近的长溇村有支沪剧沙龙队,于是两个村资源共享,不定期把沪剧沙龙队请来,耳熟能详的《雷雨》、《罗汉钱》等沪剧选段让老人们大饱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