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农业合成生物学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构建人才引聚强磁场~~~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业合成生物学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国内外专家共话农业科技发展新路径

  □记者 张孜怡

  近日,第367期东方科技论坛“农业合成生物学赋能新质生产力研讨会”暨2025年度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系列讲堂在沪举行,汇聚国内外农业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代表,共同探讨农业合成生物学前沿技术突破、应用模式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为上海农业科技发展出谋划策。

  农业合成生物学不仅是基因密码的重构,更是对农业生产范式的重新定义。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邓子新表示,当前农业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构建创新共同体、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生物学、工程学、信息学等深度交叉,弥合产学研断层,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商业应用的有机衔接。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以战略眼光洞察前沿趋势,以务实态度探索可行路径,借助此次交流平台,分享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加速农业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研发、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注入强大动力。

  会上,南京师范大学黄和院士团队副教授施天穹、北京齐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赵天萌分别作题为“合成生物学赋能植物生长调节剂绿色生物制造”“精准基因编辑的开发与应用”的主题报告。围绕“合成生物学关键技术与工具创新”“农业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应用”“生物制造技术助力农业合成生物学”等三个中心议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赵黎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春义、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林拥军等13位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60多位领域内与会知名专家和产业界代表就“合成生物学如何助力上海农业发展”展开研讨,共商农业合成生物学的“上海方案”。

  据悉,上海以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始终将农业科技创新视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农业合成生物学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新兴力量,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近年来,上海积极推动合成生物学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已完成利用微生物合成体系生产高附加值生物制剂,构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的新模式等实践。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组建了农业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取得了新一代高强度自发光烟草,可生产麦角硫因、西红花苷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水稻分子农场,可以提高成纸机械强度和张力的造纸水稻等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在农业合成生物学方面开始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农业产业升级贡献了力量,初步形成“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攻关—场景应用示范”的创新闭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动态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品牌
   第08版:禁毒
国内外专家共话农业科技发展新路径
上海探索超大城市乡村人才振兴新范式
东方城乡报要闻02国内外专家共话农业科技发展新路径 2025-04-03 2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