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
行走在陕西延安市洛川县,苹果的身影随处可见:县城街巷,苹果销售门店遍布;城乡道路,货车装满苹果驰骋;产业园区,脆片、果汁、果胶,苹果华丽变身;黄土塬上,苹果树成林成片。
如今,洛川全县有53万亩苹果园,苹果年产量超110万吨,95%的农户从事苹果产业,群众收入95%来自苹果产业。
现代农业,“种”字先行。在洛川苹果种质资源圃,一行行苹果树整齐排列。初冬时节,仍间或有树挂着果子。“这是在做落果实验”,负责“抓苹果”的洛川县副县长张军旗说,这里收集了4000多份苹果种质基因、600个优质苹果新品种。不断选育新品种,才能把“基因库”升级为苹果“硅谷”。这些年颇受欢迎的“秦脆”苹果,就在这里杂交育成。
“种”,也是“种植”的“种”。过去,洛川有一个说法:骨科医院也是苹果的“配套产业”。只因苹果树比较高,管理不便,果农爬上爬下容易受伤。这些年,洛川加快果园更新,优化品种、矮化密植,苹果树都是3米左右高、成行种植。林上的防雹网、林下的喷灌器、林间的诱虫板等都统一安装,果园机械化率从不足20%上升到70%以上。靠着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生产,果园的产量和收益都翻了番。
现代农业,“链”字决胜。智能选果线,一秒能给苹果拍72张照片,实现自动分级分拣;纸箱生产厂,瓦楞纸经过裁切、折叠,成为各种包装盒;物流集配中心,日均2万箱苹果在传送轨道上高速奔跑;果畜结合,10家有机肥加工厂年产有机肥25万吨……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入驻规模以上关联企业52家、小微企业356家,涵盖苹果交易、保鲜冷贮、智慧物流、精深加工、果用物资生产制造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链”,也是“链接”的“链”。就是要链接好客户,让更多人吃上好苹果。品种推陈出新,品质严格控制,洛川苹果“带皮吃”,提高了市场美誉度。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是“小错峰”,1710座冷气库保鲜,是“大错峰”,洛川苹果“卖四季”,提高了市场“能见度”。县镇乡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让苹果“才离树上,就在路上”,洛川苹果“跑得快”,提高了市场满意度。“洛川苹果”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品牌价值已经达到883.26亿元。(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