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祈
为扎实推进在高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加大禁毒宣传教育力度,筑牢高校抵制毒品渗透安全防护网,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为禁毒工作大局和法治上海建设作出贡献。 2024年,在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市戒毒管理局指导下,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与上海市高境强制隔离戒毒所、上海政法学院联合开展的“‘境心学安’大学生(留学生)毒品预防教育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日前,项目总结汇报暨大学生禁毒知识挑战赛活动在上海政法学院举行。
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志刚在活动中表示,上海政法学院作为一所培养法治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高等学府,始终不断深化禁毒宣传教育,坚持预防为本、教育为先,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在校学生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将从广泛凝聚国际学生,展现青年传播力量;创新校园禁毒模式,激发青年智慧活力;汇聚青年志愿精神,构筑无毒校园防线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禁毒志愿服务项目的内涵与外延,努力构建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禁毒工作体系。
此次“大学生禁毒知识挑战赛”由上政11个院校的33名大学生、留学生代表参加,内容主要包括新型和传统毒品种类、危害及涉毒违法行为等,旨在向师生普及禁毒知识,倡导“抵制毒品诱惑,构建健康人生”理念。“禁毒知识挑战赛”将禁毒知识贯穿于寓教于乐的知识问答中,让禁毒知识更加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带动了大学生、留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播禁毒知识,扩大了禁毒教育的宣传影响和辐射范围。
“‘境心学安’大学生(留学生)毒品预防教育项目”,积极整合所社资源,充分结合高校教育工作要求,发挥司法行政戒毒职能专业力量、禁毒志愿工作特色,围绕“六个一”建设目标,即“听一场禁毒讲座、学一个识毒技巧、玩一次禁毒游戏、做一份禁毒非遗作品、组织一次禁毒主题活动、向同学进行一次宣传”,深入上海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持续开展“禁毒主题宣传,新型毒品知识系列讲座、非遗文化艺术系列指导、禁毒教学研讨交流、大学生禁毒知识挑战赛”等多项活动,受众近1200人次。形成了“创新所校合作共建新模式、创新毒品预防协同新机制、创新禁毒教育多元融合新路径”的三个亮点,在“拓展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建立毒品预防长效机制,丰富禁毒教育形式内容,提升禁毒教育实效,营造无毒校园氛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高校营造良好禁毒氛围、为学生提供禁毒教育信息、为社会储备禁毒志愿力量,实现多方共赢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扩大了毒品预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为推动高校落实毒品预防工作措施,实现建设“无毒校园”目标,打造禁毒宣传品牌作出了贡献。
基层快讯
传禁毒知识
承“非遗文化”
日前,上海禁毒志愿者协会联合上海乐助乐龄为老服务中心在普陀区长寿路街道凯旋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传承非遗文化,共筑无毒人生》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为同伴禁毒志愿者们带来“轻松一刻”,在牵引大家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效应、增强禁毒志愿者服务能力,营造无毒和谐建设良好氛围。活动现场,中心工作人员手把手带领同伴禁毒志愿者完成非遗景泰蓝发饰。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景泰蓝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精致的工艺闻名。随着同伴禁毒志愿者们小心翼翼地点涂色彩斑斓的珐琅釉料,一件件古色古香的非遗作品逐渐在大家手中成形。同伴禁毒志愿者们还在活动中分享志愿服务经验、交流心得体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来源: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