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贾佳 记者 张孜怡
恰逢2024年度“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落幕,在本届全国河蟹大赛上,松江大泖、泖湖、昆泖、金泖4家合作社推送的“泖”字辈“品牌选手”,战绩遥遥领先,在全国近130家河蟹养殖单位的3000余只河蟹中,赢得了14座奖杯,不仅成为团队中拿奖最多的,也刷新了自己的“历史最佳”;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选送的“大泖”牌黄浦江大闸蟹已连续两年获得金蟹奖、最佳种质奖、最佳口感奖“大满贯”。
11月18日,第三届松江黄浦江大闸蟹品鉴推介会在泖田湿地举行,让“获奖选手”与市民面对面,展示松江蟹的风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泖蟹品牌“出圈”国赛
品鉴会上,一盘盘膏黄肥满、个大肉厚的黄浦江大闸蟹和小青龙被端上餐桌,市民们品尝后,对其赞不绝口。这些刚刚在河蟹“国赛”集体“出圈”的大闸蟹,印证了松江泖蟹在全国层面的养殖实力。
今年,国内河蟹产业普遍面临晚熟、减产、规格偏小、价格上涨等困境,但松江黄浦江大闸蟹依旧保持了规格大、品质佳的高水准,且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之所以松江蟹能逆势取胜,是因为松江坚持以良种为基础,不断提升养殖技术,全力攻克“种”“养”脱节的技术难题,探索出适应特殊气候的复合型水草种植模式,并启动建设国内首个专门化中华绒螯蟹亲本高质量培育模式与技术体系。同时,松江拓展“松江模式”技术外延,研究黄浦江大闸蟹池塘轮养技术,建立了全市首个红螯螯虾苗种培育基地。
每年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已成为合作社共同维护区域品牌信誉的“规定动作”。会上,4家合作社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向广大消费者承诺所售黄浦江大闸蟹均为合作社自产,明码标价,价格统一,每档规格分量达标,绝不以次充好。以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带头的松江水产合作社抱团发展,共同推动“松江模式”不断升级,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每年我们在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做好每一个细节。”上海渔浪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忠欢介绍,如今他专注在“松江模式”下养好蟹,今年“泖湖”牌首次拿下了品牌“大满贯”。
养蟹高手亮出绝活
养出一塘好蟹,除了遵循科学养殖的技术标准,还需要匹配能力的技术人才。当天,松江区水产养殖行业(中华绒螯蟹)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同步举行,来自4家中华绒螯蟹养殖合作社的21位选手参与。本次竞赛设置理论测试、河蟹估重、河蟹解剖三个项目,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绿色生产、水产品质量安全、河蟹养殖技术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
竞赛中,选手们均是来自不同合作社的优秀代表,展现了松江区中华绒螯蟹养殖的高水平。他们纷纷亮出看家本领,展现出过硬的业务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通过解剖河蟹,我们可以及时识别出河蟹是否患病。”一位参赛选手分享道,通过本次竞赛集中考验生产养殖中的专业技能。
经过激烈的比拼,来自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的李令等6名选手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据竞赛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本次竞赛是全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技能人才队伍的一次会师和检阅,对松江特种水产,尤其是中华绒螯蟹养殖行业的人才队伍培养、养殖技能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