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借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聪明田里有智慧

  □严赋憬  刘金辉  彭扬

  一连几天,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都在断断续续地下雨。以往,遇上连绵雨,农田容易积水,农户必须用抽水机把水抽到就近的河沟里。如果远离河沟,就只能干着急,等着太阳晒干。

  但对于该区原武镇西合角村的申继锋来说,这次,他流转的600多亩地里很少有积水。“土地平整,加上地头的排水渠,田里的水排得很快。”申继锋说。

  这些经过升级改造的高标准农田如同“聪明田”,正让这个种粮大户获益良多。“高标准农田建成之后,灌溉、排水、交通都方便了很多,其中100多亩地里还安装了平移式自动喷灌机,在手机上就能操作,不仅灌溉节水,还能将液体肥料混合在水里一起浇到地里,省了不少人力。”申继锋说,每亩每年能节省约60元,加上品种改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亩小麦的产量比以前增加200到300斤。

  信息化时代,掌握气象信息、土壤墒情、病害虫情等重要农业生产信息,对耕作丰收至关重要。放眼望去,平原示范区的田间地头竖起一根根长杆,上面挂载着太阳能电池板、高清摄像头、大气传感器等装置。

  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是“智慧合杆”,它的下面埋着土壤传感器,能将多种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中原农谷数智大脑”,再通过数据大模型的计算,将气象、土壤情况、苗情等信息发送给农民,为他们开展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中原农谷数智大脑”又为农业科创平台“中原农谷”提供算力支撑,它目前拥有天气、土壤、肥力、植物蒸腾等4个数据大模型,已收集数据2亿条,数据来源于新乡市的20多根“智慧合杆”、10多个监测站以及卫星遥感数据。

  从收集,到分析,再到应用指导,这正是以工业互联网思维来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创新之举。

  (来源: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调查
   第03版:言论
   第04版:关注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政策
   第07版:借鉴
   第08版:国际
河北省乐亭县因地制宜梯次开展盐碱地改造利用
聪明田里有智慧
遗失声明
东方城乡报借鉴07聪明田里有智慧 2024-08-20 2 2024年08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