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进一步采取过硬实招,确保耕地红线绝不突破。
□杨静
一条耕地红线,关乎亿万人口粮安全,维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进一步采取过硬实招,确保耕地红线绝不突破。要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不断完善耕地保护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工作,明确耕地保护责任主体和处罚标准,加大对违法占用、破坏耕地行为的惩处力度,让法律成为耕地保护的坚强后盾。同时,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制定科学性。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耕地保护红线和底线。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尽量利用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减少对耕地的侵占。对于农村建设用地,也应进行合理规划和整合,避免无序扩张。
加强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坚持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围绕解决耕地保护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建房合理用地保障等难题堵点,通过多渠道、立体化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珍惜耕地、保护耕地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耕地保护,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耕地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不仅关系到我们这一代人的福祉,更关乎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肩负起保护耕地的责任,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严守耕地红线,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