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略瀛洲古韵,文化村里“寻龙”
记者 杜洋域 摄

  □见习记者 张昀洁

  在乡村振兴中,龙文化既有景观的生产,也有仪式的生产。它有时候是静态的,有时是流动的,但始终伴随和贯穿在我们乡村振兴和农业生产的环境中,本身就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从文化层面和产业层面,都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可挖。

  长江,犹如一条巍峨的龙,龙尾蜿蜒于六朝古都南京,龙头则伸展于魔都上海,而崇明这古老瀛洲犹如是龙头含着的一颗明珠,镶嵌在河流之中。从地理角度来说,崇明有“龙口优势”,而从历史角度出发,崇明也与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崇明区富饶的土地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龙自然成为崇明的文化符号。

  江南三民文化村位于崇明岛中北部,是一个以江南民间、民俗、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色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龙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漫步在这风景宜人的文化村,处处可见与龙相关的元素。

  文化村内的中华龙宫内栖息着一条巍峨的“中华龙”,其形象之雄伟仿若翱翔于波澜之间。这条龙面向东海,昂首东方,全长36米,平均周长2.9米,由5000片传统木质雕花板巧妙构筑而成。每一片雕花板都历经了50到500年岁月沉淀,为“中华龙”注入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板面上的雕花纹理清晰,线条灵动,细腻地展现出龙的鳞甲模样,整个龙身焕发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在壬辰龙年,这条“中华龙”荣登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成为文化村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成为崇明区“二月二龙抬头”文化旅游节的重要象征。

  中华龙宫还是一个集聚龙文化、书法艺术和知识传承的文化圣地。这里展示了崇明书法家创作的数幅龙字,每一幅都仿若一条生动的龙在纸上翩翩起舞。这些“龙”字风格各异,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细腻温婉,有的刚劲有力,有的柔美婉约。在龙宫的九龙柱前,还设有关于龙生九子的知识展板,展示了他们身上智慧、勇气、正义、勤劳、包容等卓越品质。

  文化村的吉祥物设计更是突显了龙元素的传承。吉祥物“民民”采用小龙人造型,身着当地花色拼色土布衣裳,手持文化村的村花棉花,以欢快友好的形象展现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也为整个文化村增添了一抹生动而有趣的色彩。

  作为装饰艺术的代表,雕花板通常会选择寓意美好的图腾。在崇明雕花板博物馆中,一些雕花板以龙为元素,展现了多样的形态:有的在云端飞翔,有的在水中游弋,还有的在火中翻腾。从西汉时期开始,“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案,常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豪华的器皿。艺术中通过两条龙争夺龙珠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龙凤呈祥” 寓意为夫妻间比翼双飞、恩爱相随、相濡以沫的忠贞爱情;“双龙呈祥”则象征龙呼风唤雨的能耐使世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象与祥谐音,代表吉祥,也谐音相,代表气象壮阔。

  除了龙元素的展示,三民文化村的各类文化活动也向游客展示了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象征意义。自2012年壬辰龙年以来,崇明区举办了十二届二月二龙抬头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该活动已成为展现崇明原生态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重要平台。据了解,第十三届崇明区二月二龙抬头文化旅游节将于2024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正式开幕。

  “2024年甲辰龙年新春到来之际,江南三民文化村将推出‘文化村里寻龙记’活动。”江南三民文化村景区运营负责人范可向记者介绍,“此次活动将推出寻龙打卡、龙文化体验和民间游戏等,让游客在欢快的新年气氛中感受到龙年节庆的活动氛围。”舞龙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运动,届时,游客能够在龙宫广场随鼓乐伴奏亲身体验舞龙;在崇明土布博物馆,游客不仅可以挑选喜爱的土布纹样亲手制作土布贴画龙,还可以尝试制作立体可爱的扎染龙;在崇明雕花板博物馆,游客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版画拓印“福龙”,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迎龙而兴,古庙古村重获新生
领略瀛洲古韵,文化村里“寻龙”
东方城乡报专题08领略瀛洲古韵,文化村里“寻龙” 2024-02-16 2 2024年0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