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祈丰年、庆丰收,松江舞草龙传承千年
叶榭镇文化体育服务所供图

  □见习记者 张孜怡

  龙,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图腾,象征着祥瑞。在传说中,龙司掌行云布雨,自古以来,与中国农业文化紧密相关。在松江区叶榭镇,每逢节庆,人们都会舞起稻草制作的草龙,祈求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叶榭舞草龙是一种保留原生态样式的传统舞蹈,自唐代以来流传至今,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叶榭地区舞草龙的习俗与“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有关,相传唐贞元年间,叶榭突遭一场特大旱灾,传说“八仙”中的韩湘子是叶榭人,为解家乡旱灾,他吹起神箫,召来东海青龙,瞬间大雨倾盆而下,使得叶榭盐铁塘两岸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叶榭百姓感念韩湘子“吹箫召龙”的恩德,便将盐铁塘更名为龙泉港来纪念这场及时雨,之后每年他们将丰收的稻草扎成草龙,举行祈雨仪式。

  在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叶榭舞草龙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期盼,也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如今,舞草龙从祭龙求雨的仪式中不断发展,演变成了节日、庆典时的演出节目。

  叶榭草龙全长约10米,由牛头、虎口、鹿角、蛇身、鹰爪、凤尾构成,其中虎口象征威严,牛头象征勤劳,鹿角代表健康,凤尾代表吉祥,寄托着美好愿望。在舞草龙的过程中,表演者们挥舞着龙身,运用手、眼、身、步四法,让草龙配合着音乐舞动起来,时而盘旋、时而腾跃,稻草随着动作飘逸,威风凛凛。

  整体表演融合传统的舞龙技巧和特有的祭祀仪式,分为“祷告”“行云”“求雨”“取水”“降雨”“滚龙”“返宫”等七个段式,演到“降雨”时,表演者一边跳着欢快的舞蹈,一边将手中盆、桶所盛的水不断泼向观众,意谓“泼龙水”,被泼到水预示着将有好事发生,每到这一环节,人们纷纷伸手迎接泼水,场面热闹欢乐,一下将表演推至高潮。

  除了精彩的舞蹈,叶榭舞草龙在制作上也极有特点,展现出松江稻米文化的魅力。整条草龙采用竹编工艺,进行手工编织,取材于当地的稻田和竹林,通常以毛竹来制作龙身的骨架,以糯稻草来编织覆盖龙身,以树杈制成龙角。“其中最讲究的是由糯稻草制成的草龙肌肤,一般会选择晚熟品种。”叶榭舞草龙代表性传承人何文权介绍。同时,人工割下的稻草晒干后则更有韧性,更容易展现出草龙优美的姿态。

  从编到舞,经过几代传承人的延续发展,叶榭舞草龙已成为松江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叶榭镇也凭借舞草龙等非遗项目获评2021—2023年度“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海派非遗浦东绕龙灯 开拓现代舞龙竞技新天地
祈丰年、庆丰收,松江舞草龙传承千年
东方城乡报专题05祈丰年、庆丰收,松江舞草龙传承千年 2024-02-16 2 2024年0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