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三农实用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2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

  □赵颖全 袁睿 洪靓

  日前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上,一系列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展现了种业科技的新成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展会上一粒粒新品种作物的种子吸引了观展者的注意。走进海南九圣禾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展台,不同纹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蜜瓜整齐排列,这一个个仅有代号却没有名称的蜜瓜是正在试验的新品种。据介绍,该公司在蜜瓜方面的育种工作刚开始两年多,原本的育种范围只涉及玉米、棉花和小麦。2020年公司进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后,选择海南当地特色农业瓜类进行育种,将培育出的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的瓜类及最适宜的栽培模式进行推广,助推当地农业发展。

  展会现场,育种的新技术也成了科研人员及企业讨论和关注的重点。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夏志强教授身边围满了前来咨询的人,夏志强团队长期钻研大数据育种领域,团队开发出的“三代群体测序技术”,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灵活、高通量的DNA测序文库制备和基因分型方法,并且基于该技术,夏志强团队与苏州中析生物信息有限公司打造出一款全自动高通量的测序文库制备系统,实现了从样本核酸提取到建库的一步到位,形成无人值守全自动化平台。

  “通过检测种苗DNA,就能知道这个植株会长成什么样子,为育种专家省下不少工作量。”夏志强说,凭借种业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目标是实现育种从依靠人的“经验育种”向依靠人工智能的“精确育种”转变。

  种业发展同样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将水稻枝梗排列好,用手机对准拍照,几秒钟后,各枝梗长度、穗粒数、着粒密度等指标清晰显示。除此之外,这款“水稻整穗考种测量系统”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同样为水稻形态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检测工具。

  “我们为相关科研和企业人员提供好工具,帮助他们免去测量、记录等大量琐碎的工作,节省了他们的精力和时间。”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陈丽婷说。她表示,几年前他们的用户还会对设备存疑,如今很多用户会主动反馈仪器的使用情况,帮助仪器更好地升级。

  (来源: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关注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禁毒
当数据要素“乘以”现代农业
聚焦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
东方城乡报三农实用周刊05聚焦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 2024-01-25 2 2024年01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