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日历,或许可以用食物来做注脚。
春天里,生机盎然的野菜是江南人家餐桌上的重头戏;夏季则瓜果颇丰,吃一口“8424”再好不过;秋风起,“江海21”携“水八仙”粉墨登场,以飨八方食客;严冬,在屋里厢舂粉子,搓圆子、食羊肉、饮酒酿,于数九寒冬里,品味最快意的冬日味道。
12月22日,冬至已至。这一天夜最长、昼最短,也被称为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阳气渐强的起点,是新年、岁首,因此在民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相传过冬至的习俗自汉代起源,盛行于唐宋,一直延续至今。古时这一天,朝廷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以美食馈赠。
今日冬至,南方湿冷气愈发明显。暮色沉沉中,人们迎来了一年中“最深的黑夜”,同时,也踏上了新的节点。“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当自然界的生命蛰伏,静待轮回,家的温暖就尤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