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农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3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光温室土壤的主要改良措施

  日光温室土壤改良主要有穴土置换、秸秆还田、重施农家肥、化学改良等方法。日光温室土壤改良应根据土壤类型、种植制度等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土壤改良方法,同时配套各种先进的农机农艺管理措施,设施农业产业才能高质量发展。

  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增施有机肥和优质复合微生物菌肥,不仅能提供作物所需要的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改善土壤通透性和土壤团粒结构,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平衡,减轻盐渍化危害,有利于作物生长;有机肥以底肥为主,用量3000~4500kg/亩为宜。科学合理配施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智能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施肥技术,坚持做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做到氮、磷、钾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施用,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灵活合理运用种肥、基肥、追肥3种施肥方式。

  合理轮作倒茬,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轮作倒茬制度,合理轮作、间作套种可有效减轻病虫害,如通过以不同科的蔬菜进行轮作或叶菜类和茄果类作物轮作,避免同类蔬菜轮作;利用浅根系和深根系作物轮作,充分利用不同土壤层次养分;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病残体和田间杂草并带到温室外销毁或深埋,深翻土壤,可减少土壤中越冬虫卵,也可采用换土或基质进行栽培。秸秆在分解的过程中会形成许多有机物质和矿物元素,施入土壤后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是养分的重要补给源,可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作物秸秆还田时秸秆要粉碎,一般长度以1~3cm为宜,秸秆还田一般以200kg/亩为宜。

  加强土壤消毒,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在盛夏休棚期采用高温闷棚技术进行土壤消毒,闷棚前彻底清除枯枝烂叶等病残体,每667㎡温室土壤施用40%五氯硝基苯0.5~1kg,旋耕混匀,浇足水后覆盖地膜及棚膜,密闭温室15d以上。此方法能有效减少温室内病原微生物。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科学合理使用生物源农药,达到以菌防虫、以菌治菌的目的,如在定植前2周用甲霜恶霉灵或用五硝多菌灵等土壤杀菌剂进行地面喷洒,随后用旋耕机翻入土壤中,能有效降低土壤中有害病原菌。

  合理灌溉。合理灌排,调节土壤水、气、热条件,以水促肥,改善土壤温度和通气性,促使矿质养分溶解,以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合理灌水应掌握四个原则:一是浇水量不要过大;二是浇水应在早晨进行;三是晴天时多浇水,阴天时少浇水;四是追肥、灌水、中耕要有序进行。

  增施优质复合微生物菌剂。单纯使用杀菌剂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是不够的,还需补充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近年来通过对几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试验示范表明;增施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改良具有良好效果,使土壤微生物环境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目前,补充土壤有益菌可使用生物源复合微生物菌剂等产品,根据日光温室土壤情况,一个生长季节使用1~3次。

  增施土壤调理剂施用。实践证明,通过长期施用土壤调理剂对于疏松土壤、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有着特殊作用。

  化学改良措施。使用化学改良剂解决土壤板结和盐渍化的改良剂种类繁多,如磷石膏、硫酸亚铁等,将土壤pH值调整为中性或微碱性。

  (来源:“教您农技知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浦东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治理
“百县千乡万户”科学施肥技术培训行动启动
瓜类蔬菜白粉病如何防治?
日光温室土壤的主要改良措施
黄秋葵有何营养价值?
苦瓜种子如何催芽?
养鸭应对高温的注意事项
如何选购鸡毛菜?
东方城乡报农技07日光温室土壤的主要改良措施 2023-08-31 2 2023年08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