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新主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3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栽培标准化 “农夫果园”梨果香

  □陈志强  记者  王平

  走进浦东新区航头镇丰桥村航南路1000号,穿过高大茂密的树林,跨过一座桥,眼前是上海农夫果园的200亩翠冠梨基地。一棵棵梨树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翠绿,树下青草郁郁葱葱。

  棚架栽培 防风抗灾

  “这些梨树已有23年了,采取棚架栽培模式。”果园经理盛忠良介绍,上海农夫果园成立于2000年,占地面积845亩,如今已引进种植了猕猴桃、翠冠梨、葡萄、草莓等水果,其中翠冠梨有200亩,采用了梨树棚架栽培模式。棚架栽培也称平棚栽培,是采用水泥柱加单层拉网丝的方法,每隔4~5米埋设1根水泥柱,上面布置了钢丝绳,将梨树结果枝固定在钢丝绳上,提高了防风抗灾能力。

  梨园外围的梨树显得与众不同。盛忠良说,这些是雄的梨树,其作用是授粉。春天梨花开放,雄树的花粉可以通过风、蜜蜂等为雌树的花授粉结果,并不需要人工授粉,这也节省了许多人工劳动。

  现在正是翠冠梨上市的时候,为何这里的梨树上不见一个果子?“果子已经全部采摘下来,储存在冷库里。”盛忠良说,根据他们掌握的规律,上海地区一般在8月中旬以后会受到台风影响,所以每年翠冠梨成熟后,他们都赶在8月15日前将树上的果子全部采摘下来,减少损失。今年是从7月25日开始采摘,员工们用了20天完成了采摘,总产量20余万斤。“农夫果园”建有近2000平方米的冷链存储仓库,可存储4000吨果蔬。

  打造数字化产业链

  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

  上海农夫果园是浦东新区南汇翠冠梨品牌合作联社成员单位,从疏果、套袋、留熟、采摘、包装到销售环节,实行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商标、统一包装标识、统一零售指导价的“六个统一”。通过严格的水肥管理、修枝疏果等标准化绿色栽培管理,经过20余年的精心培育,其生产的翠冠梨凭借优质的口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农夫果园先后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浦东新区安全优质农产品放心基地等荣誉。其选送的翠冠梨还两次获得由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上海市园艺协会、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联合评定的金奖。

  果园打造了从基地采摘、仓储配送、产品深加工到批零商贸、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的数字化产业链条。在上海建立的落地仓库面积32000平方米,形成专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利用供应链优势,果园通过数字中台+数据运营的方式,重组供应链的路由规划和资源分配,做到降本增效,完善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此外,农夫果园还积极探索休闲农业新模式,利用300亩果林发展观光、休闲、亲子农耕教育、青少年劳动教育基地等项目,成为浦东、闵行的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和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科研教学基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浦东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治理
探访技术达人和他的气雾栽培
广西贺州种粮大户炼成记
绿色栽培标准化 “农夫果园”梨果香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06绿色栽培标准化 “农夫果园”梨果香 2023-08-31 2 2023年08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