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明
在新场古镇旁有一条小马路,只有一折弯,全长仅500余米,所以,人们没有给它申报一个正儿八经的路名,却给了它两个弄堂名:若从沪南公路上由北往南进入这条小马路,它就是沪南公路7224弄;但若从新奉公路上由东向西进入这条小马路,它就是新奉公路66弄。
这条小马路,解放之初只是农田间的一条泥土路。伴随着道路两旁的建设与发展,经历了由泥土路改造为煤渣路、钢渣路、柏油路、水泥路、沥青路的多个阶段。所以,路虽小,但同样见证了我国道路建设的各个历程。
这条小马路上的1号,紧靠沪南公路,是新场汽车站,也是新场镇最早的公交枢纽。30年之前,经过新场镇的所有公交车,都要进站打卡。乘客也必须在站内先买好票,再排队等候乘坐公交车。伴随着社会变迁、交通发展,新场镇的室内汽车站退出了历史舞台,被改造成了一幢商住综合大楼。
这条小马路上的2号,同样紧靠着沪南公路,是新场地区最早的加油站,也是孤独坚守近40年的新场地区唯一加油站。
小马路上的8号,是原新场镇的用电管理站。40多年前的新场镇,与现在的新场镇并非一码事。现在的新场镇,是由原新场镇、新场乡、坦直乡合并而成的,是一个占地面积达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逾11万的大新场镇。一镇二乡合并后,一镇二乡用电站也合并为高端气派的“国家电网新场用电管理所”。
8号的南侧是10支弄,内有一个80多米高铁塔。在60多年前,可是一个令人仰望的庞然大物,附近的人都称它为“望海楼”,因为爬到塔顶向东眺望,可以看到茫茫东海波涛。其实,铁塔当时的主要功能是为飞机导航。随着移动通信的不断高速发展,现在主要功能是通信基站。
小马路上的11号,现在是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税务局第六税务所。在这个大名之前,它另有4个名字:南汇县税务局新场税务所、南汇县税务局第六税务所、南汇区税务局第六税务所、浦东新区税务局第六税务所。这些名字,无不见证了南汇县、南汇区、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与发展历程。
在税务所大门北侧的人行道上,有一棵十分高大的香樟树,树高有30米,树径最粗处需要二人合抱;在税务所大门南侧的人行道上,还有两棵梧桐树,树高都有20米,树径最大处也都要两人合抱。这三棵大树,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地方税务所而设立新场税务所的时候种下的。在60多年的岁月中,这条小马路虽然历经多次翻新维修施工,但因为这条小马路实在太窄,所以,一直没有再种过行道树,这三棵大树也是这条小马路上仅有的树。
走过这条小马路的人,或来税务所办事的人等,常常被这三棵大树吸引而驻足树下,或观赏大树,或拍照留念。渐渐地,这三棵大树颇有了名气,成了网红树。
这条小马路的最大号是58号,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一家机械厂,专业生产缝纫机。在新中国成立的头40年,缝纫机与手表、自行车全都按计划生产、凭票购买,但年轻人结婚必备这三大件,所以,十分紧俏。而如今,早已今非昔比,这家机械厂为了生存与发展,早已改产转行、打造成了一家小型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