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英 龚国华 赵洪进
由于特殊的内外耳道结构和生活习惯,耳朵疾病成了狗狗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有耳部疾病的狗狗会出现频繁挠耳朵、甩头的行为,耳部会有难闻的异味并伴有结痂、出血、血肿等症状。夏季是狗狗耳道疾病高发期。
了解狗狗的特殊耳道结构
狗狗的耳朵和人的耳部构造并不相同,人的耳道像个“一”字,狗狗的耳道却呈“L”形。狗狗的耳朵相对不容易进入异物,但通风情况也比人的耳道更差,因此,和人相比,狗狗的耳道容易积水细菌感染炎症,尤其是大耳犬,下垂的耳朵常把耳道盖住,耳道空气流通不畅,易积垢潮湿,导致耳道感染发炎。
狗狗常见的耳道疾病
耳道积水。狗狗耳道积水发炎,是最常见的耳病,洗澡是主要成因。因此建议洗澡时在狗狗耳道内塞入棉花,以防止水分流入。洗澡结束后,及时取出棉花,并吹干耳道。另外游泳、玩水、或是狗狗互舔耳道也很容易造成耳道积水。
感染耳螨。这是狗狗容易传染的耳道疾病之一。狗狗感染后的耳朵奇痒无比,耳道的污垢呈现又黑又黏的状态,严重影响狗狗的生活,诊断后可以用杀螨虫滴耳剂滴耳治疗。
耳道过敏。狗狗耳道皮肤容易过敏,出现红肿发痒的情形,常常继发细菌感染,会有异味产生。
异物掉入。洗澡后清洁耳道的棉花棒的棉头是常见到掉入耳道的异物,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如果掉入难以取出时,要寻求专业执业兽医师处理。
细菌真菌感染。细菌真菌感染通常是继发性的,需经诊断后治疗。如未及时控制则会转化为中耳炎,严重的慢性中耳炎,引起内耳增生,长期发炎。
肿瘤。由于没有有效护理,长期病原感染刺激,中老龄犬易发、高发肿瘤。
耳血肿。狗狗由于炎症或耳螨或过敏而频频摇头,会引发耳廓内血管断裂出血,高龄狗尤其容易发病,诊断后可能需手术治疗。
正确的耳朵清理方法
耳毛清理。狗狗耳道内的耳毛应该适当的修剪,因为如果耳毛过密,会影响通风,导致耳内发炎。对于有些垂耳的长毛狗狗,耳毛需要定期清理,免得挡住耳垢的正常排出,而使耳道发炎。对于京巴、西施、古牧、贵宾、约克夏、雪那瑞等狗狗,应该定期清理耳毛,拔耳毛。拔耳毛的时候,抓紧一小撮耳毛然后迅速拔下来,有一种专用的耳粉,拔毛前先挤一些耳粉到耳朵内部,然后用手揉搓,清凉的耳粉可以缓解狗狗紧张的情绪,也可以减少狗狗的疼痛。每次在给狗狗拔耳毛后,宠物主一定要按摩狗狗的耳根,爱抚安慰和夸奖它。
耳垢处理。狗狗耳道非常脆弱,需要很细心的护理才不会出问题,要定期检查小狗耳朵的气味、炎症和耳垢的堆积情况。如果耳垢不多的话就不用太担心,少量耳垢对耳道起着天然的保护作用。但如果耳垢堆积太多的时候,引起感染时,就需要清理了。可以用宠物专用滴耳油向狗狗的耳内滴2滴,盖上耳朵轻轻按摩1分钟,硬的耳垢会变软,可以用棉棒擦拭出来。耳部清洁要坚持1个星期1次,如果狗狗耳朵已经开始红肿,痒得厉害,味道浓重,耳垢非常多,那么就要每天清洁1次,以后逐渐减少次数,直到耳朵完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