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刘晴晓
“村里的旧厂房有3300平方米,以前闲置在那儿,没有什么收益,现在我们和临港集团合作,把它改造成了科创田园,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入驻,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了350万元。”浦东新区书院镇外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汪敏说。
汪敏口中的科创田园,正是浦东新区区属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浦东新区制定出台了《区属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行动方案》,立足“城市所需、农村所能、区域特点”,坚持“主题为重、产业为核、增收为要、持续为基”的原则,成为浦东新区构建乡村振兴“百村示范、百业兴旺、百花齐放”生动局面的重要抓手。
3月29日,浦东新区区属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发展发布会在张江科学会堂召开,据发布会消息,目前,该区16家区属企业已分别与有乡村振兴任务的13个镇51个村对接,带任务、带项目、带人才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每个村都有一家集团对接;浦东农发集团、浦商集团、供销联社等涉农企业以及水务集团、公交公司等公共服务类企业进一步在面上发挥带农促农、提升公共服务的作用,点面结合、企村共创。
百村示范
筑牢“兴农”阵地
轨交16号线地铁穿村而过,串联起海沈村、桥北村和远东村,通过骑行路线的规划打造,“三村联动”的美好愿景正在惠南镇生根发芽。近年来,依托“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功能联动、空间联动、机制联动”形成“联动优势”的村落集群,在浦东新区并不少见。
此次村企携手将更进一步深化集群效应,充分发挥区属企业在思路、资源、渠道、品牌、管理等方面优势,进一步提高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覆盖面。计划至2025年,再创不少于50个区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累计市、区两级示范村数量达到100个以上,实现“百村示范”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村庄形态比较完整的保留保护村全覆盖,示范村三年新创数量将达到前四年创建总村数的4倍,率先建成若干个区级乡村振兴示范镇。
同时,新区还将重点围绕“两河三环五区域”(即:大治河、泐马河沿线区域、环迪士尼区域、环浦东枢纽区域、环临港新城区域)和中部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打造西部(航头、周浦)、中部(新场、宣桥、川沙)、东部(大团、惠南、老港、祝桥)、南部(万祥、泥城、书院)四大板块,通过片区化打造,实现让乡村振兴示范跨村到镇、跨镇成片、跨片为带、跨带及区,形成一定规模的示范村集群区域,赋能乡村振兴。
百业兴旺
助力“品牌”强农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对于乡村产业而言,特色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主任苏锦山说,按照规划,区属企业将全面参与创建方案和村庄设计编制,以“一村一品一联合体”为主要模式,通过梳理镇村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形成项目清单,积极助力第一批18个结对村编制完成各具特色的创建主题和村庄设计方案,并重点形成各村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例如,陆家嘴集团策划会同社会资本,结合大团镇邵宅村“邵宅河风景带”和整村景观的打造,选取数处成片闲置宅基地,建设田园人才公寓。港城集团与万祥镇新建村合作,在滴水湖开展水上运动、主城区露营项目运营的基础上,策划整合村集体资产、空置农宅与水域资源,打造露营基地+三灶港水上运动+高品质民宿的田园文旅项目。
浦开集团与结对的新场镇,计划以“开新集市”品牌打造推动示范村建设,依托新场古镇、世纪公园空间资源和人流导入,在新场古镇和世纪公园分别打造“开新”集市,为优质农产品销售提供产销平台。
此外,浦东新区也在加快培育一批“清美村”“盒马村”“叮咚村”,计划年内发布首批“百村百品”,助力形成“百业兴旺”的发展格局。
百花齐放
构建“和美”乡村
近年来,按照引领区打造“精品城区、现代城镇、美丽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现代化城区发展新格局,围绕村庄建设主题,借力区属企业赋能助力,浦东新区深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点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庄。例如,以“绿野牛肚·文旅红窑”为主题,重点打造雪菜种植业和休闲旅游业的老港镇牛肚村;以“水韵乡宿,甜蜜洋溢”为主题,重点发展瓜果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书院镇洋溢村等,着力形成特色鲜明、产业突出、多方联动、百花齐放的新景象。
2023年,浦东新区首次探索开展市、区、镇乡村振兴示范村“三级联创”全覆盖创建,年内启动开展了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计划创建完成18个区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同时,结合人居环境优化提升、美丽庭院和美丽乡村建设,对一些村庄形态不太完整的保留村全面完成镇级示范村建设,从而实现保留保护村示范村建设全覆盖,形成美丽乡村集群示范效应。
发布会当天,作为镇企面上结对的成果之一,“浦东新区特色农产品公交公益广告车”启动,5辆装饰了“南汇甜瓜”公益广告的公交车从浦东公交公司出发,驶向上海市区街头,向上海市民宣传浦东优质地产农产品。后期,浦东公交还将按照浦东特色农产品上市不同时期,定期发布南汇8424西瓜、南汇水蜜桃、浦东大米等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