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0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志强

  奉贤区金汇镇新强村党总支副书记

  敢为天下先,打造上海乡村振兴“新强样板”

  新强村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坚持从规划的状态、经济的功能、民生需求和百姓意愿出发,探索在农村土地资源紧约束条件下走乡村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打造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新强样板”。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新强村的情况:

  新强村位于上海南北向“黄浦江—金汇港”通江达海产业发展轴和东西向“黄浦江—大治河”市级最长生态轴构成的“十字水系”东南象限,南与奉贤新城接壤、西邻东方美谷特色小镇核心区、北倚浦江新板块、东连泰日申亚片林,是上海2035总体规划确定的30个区域性生态节点之一,也是浦南“生态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转B5版)  (上接B3版)

  2019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金汇港以东、大治河以南区域划定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新强村整村列入其中。

  新强村村域总面积4.15平方公里,共有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87户,户籍人口2853人,可耕地面积2392亩。本次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项目实施区域面积2.85平方公里,宅基地454户。

  我们新强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上有以下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创新开展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推动空间重塑和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坚持规划引领,通过郊野单元规划实现建设用地统筹重组,整村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形成以大叶公路为轴的北产南居空间格局,通过相对集中居住腾挪建设用地190亩。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提供平移集中、置换上楼等多种方式的政策超市。新强是全市首个“上楼”和“平移”两种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方式同时实施的村庄,在全市具有首创性和示范性。多轮意见征询后计划上楼和平移375户,保留77户,截至目前完成上楼签约356户,完成大居现有房源安置666套6.749万平米,货币补偿3.07亿元。实现老百姓当日签约、当日选房、当日入住,获得了老百姓高度认可,出现了连夜排队的现象。

  目前,我们村平移签约完成21户,在整体风貌统一基础上,让村民自主选择房屋外立面、门窗等设计方案,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47栋新建住宅已全部完工。

  二是以“三园一总部”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大叶公路以北我村积极打造三园一总部项目,规划占地面积94亩,地块内涉及宅基地共95户,已完成置换、平移72户,保留宅基地23户。伟大一期项目占地面积共11.5亩,建筑面积14610.7平米,总投资约1亿元。一期项目中,分为1号地块和2号地块,1号地块为集体商业建设用地,涉及金仿工艺品有限公司减量化地块,目前已为净地,地块面积4004平方米(合计6亩),建筑面积7688.55平方米,总投资约5285.47万元,预计7月取得乡村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并立即启动工程建设;2号地块为集体商业建设用地,涉及金汇农机有限公司减量化以及三户宅基地置换,目前已为净地,地块面积3665平方米(合计5.5亩),建筑面积6922.15平方米,总投资约5448.48万元,预计9月取得乡村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后立即启动工程建设。目前,位于新强11组的三园一总部样板房已完成建设,重点聚焦企业总部办公、创新创意等相关产业。 

  三是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我们在最大限度保留保护村庄肌理和自然水系等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围绕“田林水路宅”等要素进行修复和提升。提炼人文精髓,建设村级公园鎏园和口袋公园;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建设村内主干道8条长度6597米;对保留的老旧建筑开展风貌统一提升,体现江南水乡特色;结合水天一色工程开展河道整治,全面消除劣五类河道等。

  四是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1+3”村级治理体系。建立全市首个村民议事中心、全市首个微型生活驿站。建设乡愁回忆馆,通过保留具有上海乡村特色的农民宅基地原址,还原上海农村70、80年代生活场景,以此记住乡愁、留住历史、教育后人。打造生活驿站、青春里为老服务中心,提升为民服务能级。

  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过程中,我们聚焦难点,实施重点项目。目前,新强村发展处于瓶颈阶段,产业空心、集体资产薄弱、农民增收乏力等乡村振兴普遍性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破局、超越,进而成就,成为了当下发展的必答题。基于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区位优势以及乡村振兴的优秀成果,新强村破局之路拟从存量着手,盘活乡风完整、景色优美的存量土地资源,开发“庭院经济”,让老百姓宅基地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新引擎,由此打造优质企业的“乡村会客厅”。

  针对这一发展目标,我们村拟从以下两点进行实施:

  聚焦招商引资,让企业走进新强村。浦星公路以东、大叶公路以南的宅基地分布在广阔的村庄内,形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般错落有致的格局,拥有最为原始的乡村风貌,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据此,拟通过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方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集聚资源,或原址原建,或原址改建,并与户主签订长期租赁协议,打造拥有现代化内里和原始外景的优美宅基。并瞄准千万级优质企业,通过租税并举政策,加之优美的庭院打造,营造出独特的江南美景会客环境,让企业在喧嚣的城市一隅获得一片宁静的净土。

  聚焦能人志士,让乡贤走回新强村。经初步调研,本村有不少户籍村民从商且取得一定成就。秉着“集民智,集民资”理念,深挖本村中青年乡贤能士,集中邀请回村参观和座谈,宣扬乡村振兴成果招商政策以及“乡村会客厅”模式,充分听取他们的需求和建议,激励他们为家乡发展注资注力,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切实提高村集体收入,助力乡村人民生活富裕。

  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以下启示:

  一是乡村振兴工作首先要聚焦产业发展。农业强是农村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我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应持续发展绿色农业。同时注重一二三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做强做大农业品牌,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化“三块地”改革,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能力。

  二是农民意愿度和参与度是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乡村振兴的一切工作,本质都是为广大农民的福祉,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对提高居住水平的诉求是宅基地改革的前提,乡土文化的延续增加了乡村振兴的厚度和深度,同时,引导村民自治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是人居环境的营造使乡村振兴拥有区别于城市建设的特质。首先我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必须持续做好生态环境优化和长效保持。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实现不输给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社区服务,与此同时,乡村又有着与城市全然不同的空间品质和文化气质,使人心驰神往。

  我们希望结合在新强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走出一条上海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土地资源紧缩条件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特刊
   第B04版:特刊
   第B05版:特刊
   第B06版:特刊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第三期“乡村振兴·书记论剑”暨“上农论坛”举行
张文斌
高志强
陈诚
严云龙
屠拥军
东方城乡报特刊B03高志强 2022-08-02 2 2022年08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