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琳
日前,浦东农广校召开“头雁”培育学员线上沟通会,为了减少对学员繁忙工作的影响,会议在晚上7点举行。校长杜华平、副校长赵康、农业科技部同志和8位“头雁”学员参加会议。
会上,首先由浦东农广校农业科技部主任李朝平解读《上海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实施方案》、布置申报表及“一人一策”实施方案填写工作。
本市自2022年起实施“头雁”项目,全市每年培育50名带头人,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250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
项目将采取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4个一”培育模式,对带头人开展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中央、市、区三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同为“头雁”项目提供支持,积极推动集成政策、资源、要素和平台,给予立体式、全方位保障。市、区、镇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引导“头雁”项目带头人联农带农、兴农富农,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紧接着,8位“头雁”学员交流产业现状与面临问题。学员们在介绍了各自产业现状后也对存在问题各抒己见。大家普遍关注土地政策、智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应用、人才短缺、务农人员老龄化、规范管理、品牌建设、后疫情时代的市场策略、农业产业链延伸等话题。特别是用工难问题,务农人员老龄化,愿意从事一线农业的年轻人太少,如何依托智慧农业、减少用工引起大家的共鸣。
杜华平对学员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后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荣誉和责任并存,学员要将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融为一体,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二是目标要明确,制定“一人一策”实施方案要可行可及。三是方案要有计划性,并按照计划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