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桃根 年逾花甲的张越是浦东新区惠南镇文化艺术中心和东城书画院的“台柱子”。她坚持参加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使她生活充盈愉悦、精神抖擞、永葆青春活力,丝毫看不出她已是个花甲老人。
张越出身在上海虹口一个职员家庭,后随父亲工作调动到南汇。凭借她低调做人、高效做事的作风,曾多次获得过市、区的先进工作者和工会积极分子等。她从小就喜歌善舞,颇有灵气;青年时书法、绘画就很有造诣。在上幼儿园时,由她领舞的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曾代表当时的南汇县,应邀参加上海市表演获过奖。退休后她更是如鱼得水,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辖区的“群文”活动中去,并把个人的特长和爱好,提升到自身别开生面的“文艺”养生保健的理念中去。她把自己擅长的歌舞、书画、形体走秀等艺术发挥得有模有样,经常随团队深入到社区、乡镇、学校、养老院、工矿等基层演出,并积极参与市、区的各类书画、歌舞赛事,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好评。
她对早餐十分讲究,每天必食一碗自制的“四果蔬营养羹”(即苹果、西红柿、香蕉、胡萝卜各一,用料理机打成糊状),能调节肠胃功能,增强免疫力和记忆力,防止便秘、清火明目等。她深有感触说:歌舞和书画是相通的“动”与“静”的文艺活动,是集文化艺术、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有氧运动。每次演出好后自己就像打了一套太极拳的效果,对提高肺活量和体能活力大有益处。书画更是融体力与脑力于一身的阴阳平衡的高雅活动,手中握笔不仅要用力道,还要丹田运气,结合手、腕、臂的运动,可谓是“静中有动、外静内动,心息相依、内气充盈”,因而可以舒筋活血、养心怡神。总之,动静兼顾、动静结合是保健、养生的重要理据。动以修身、静以养心,两者缺一不可,对中老年人来说,关键在于自己适度把握、长期坚持方能奏效。同时还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素养,对社会上的人和事,切勿斤斤计较、无谓的攀比;要做到不重名利、宠辱不惊、超然物外。否则,必定会让自己费尽心思、伤透神气和徒生怨气、闲气,对自己身心健康和安宁生活都是有害无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