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倾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0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休后,人生的下半场闪亮开场

  口述/雅欣  文字整理/ 飞侠

  人生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程,我们只是匆匆的过客,岁月不可追,更不可倒回,从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到人生的落幕,有遗憾及失落,更有精彩和幸福,且行且珍惜。

  ●不可否认:退休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退休后失落万分,倍感失落,难以调适,甚至不得不悲观地想着有一天,要怎样面对自己的死亡?

  但也有人就此迎来人生的第二个高峰,他们认为生活还得继续,这个世界是那么的美好,应该适应生命时钟由快速到缓慢的自然节奏,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人生的下半场也要活得精彩,重新找到人生的乐趣和价值所在,快乐度过余生!

  我年轻时在沪上规模很大的一家国企从事中层管理工作,我这人挺要求上进的,为了追求工作佳绩和奖金,把生活节奏过得连轴转,从参加工作及至人到中年,大半人生都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可这一切在7年前被命运按下了暂停键,2015年50岁的我成了光荣的退休队伍中的一员。

  退休后赋闲在家,顿感失落空虚,心里颇不自在。以前吃过早饭就急急忙忙出门上班,而退休后就开始无聊了,什么也不想干,也不知道干点什么,便打开电视无聊地躺在沙发上。一天也没有一个电话,没有一条微信,心里乱糟糟的,以前从上班时的“白加黑”、“5加2”,忙得脚后跟朝前,每天基本不着家,突然到现在的就这么一下子完全赋闲在家,巨大的落差让我一时难以适应。

  退休前微信工作群里的信息铺天盖地地响起来,我就特别烦,想退休后第一步就是把这些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各种工作群删除了,也就清净了。可退休后微信里再也没有人找自己谈工作了,又觉得无聊,人本身真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矛盾动物,既不能太忙,又害怕无聊。

  当时我花了将近一个礼拜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将自己的精力和重心迅速投入到家庭中来,从这一年起我就成了整日围绕着家庭琐事转的中年家庭主妇。

  其实当时我的家庭非常需要我,首先女儿将要生育,通过平时的电话交流,我隐约感觉到,女儿似乎有点产前抑郁,我作为母亲给她安慰、指点和帮助。其次,我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我的父亲去世多年,她一直和我一起生活,虽然能自理,但近些日子时不时地和我聊起:“你不在家时我总觉得心不安。”母亲以前是个非常能干又非常独立的人,说出这样的话说明母亲的内心已经很脆弱,我意识到母亲需要我的日夜陪伴了。

  过了不久,我们家喜添了新丁,我的外孙女呱呱落地,家里人丁兴旺,四世同堂,尤其是到了晚餐时间,灯火通明,碗筷交叠、叮当作响,一桌子饭菜,一桌子亲人,把每天发生的事情每晚都尽情畅说。家里的一老一小就如两个宝贝,亲朋好友你来我往,鱼贯而入就是为了探望问好一老一小,人气自然是旺盛了。这番光景随着岁月的推移,慢慢地飘逝了消散了,最先是我的女儿女婿要回归自己的小家庭,接着外孙女长大了,也要回到她的爸爸妈妈的身边,最后与我朝夕相处半个多世纪的老母亲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原本充满活力、充满人气的家就剩下我们夫妻俩相依相伴。

  退休后的第5年,我的家事都已妥妥的处置完毕,现在时光荏苒,现在相依相伴已然成了我和我丈夫生活的常态,也恰如其分地揭示了我们俩当下的生活状态和心态,有点温馨也有点无奈,真正体验了什么叫少年夫妻老来伴。

  这一个“伴”字,对于只生养一个子女的我俩来说尤为珍贵。珍贵在每天晨起暮落时,还能日日相伴、时时相依,珍贵在有病痛时相互照应和帮衬,珍贵在有美食时,相伴去品尝,相伴去观摩好电影和好展览,一路陪伴、一路欣赏旅途中的人文美景,还能一起商议家事国事,有难事同担当、有喜事同分享,生活中不计其数的平常事还能相依相伴……真心感觉到过去年轻时的爱情渐渐变为现在年老时的亲情,又由现在时的亲情渐渐变为将来时的责任,于情于事处处显示着相依相伴的珍贵,我想这就是老年夫妻对相依相伴的含义最为直接的诠释吧。

  ●陪伴,越是平凡,就越是历久弥新。细细想来,我们俩从相识恋爱到结婚生女,再到喜添第三代,是整整走过了三十多年。过去的三十多年就如一条时光隧道,载着我们俩早出晚归,虽在一条道上,但步履交错,说不上几句话都各忙各的了。那时的我们虽然也是相依相伴,但只能说同在一个屋檐下各自安好,对相依相伴的感觉没有像现在那样的切入肌肤深入骨髓。而如今,我们俩还是一起走在这条时光隧道上,只是心境和过去的三十多年不同,现在的我们是手手搀扶、步履一致、相伴相随,对相依相伴的感悟有了入骨入灵的升华,对相依相伴的理解来自于点滴生活来源于内心力量,这种觉悟只有走向老年时才会彻骨的体会得到。

  回味我退休后的人生,其中最值得回味的是朋友之间纯真的友谊,是友谊充实着我退休后的精神世界,它使我快乐使我有价值,对生活充满新的期望。一个值得崇尚的友谊是圣洁无奢求的,没有利益挂碍,没有华丽语言,只有无私地默默地祝福彼此,为彼此的精神快乐添砖加瓦。

  朋友不在于多寡,我有多位朋友,其中有两位朋友是我退休后经常保持联系的好姐妹,和她俩相处彼此都能舒心如意,若有幸遇上这样的朋友作陪伴,感恩她们也感恩自己。她们俩一个在澳大利亚,一个在法国,虽然都远在天涯海角,可我们的心灵息息相通而似乎又近在咫尺。我们以诚朴自然和三观相似使得友谊历久弥新,又犹如陈年酒香,越久远我们的友谊越有味。我们虽然相逢机会甚少,但一定会不失时机地隔着屏幕,分坐于地球的两端,用文字和视频传递着我们彼此的喜怒哀乐,有时间就多聊会儿,没时间就各忙各的,朴实而自然,这样的友谊就宛如一潭清清的泉水而那样的绵长悠远。

  退休后,我渐渐地有了多个微信群组,其中有两个是我时时关注的微信群,是我中、小学的同学群,我们打小在一条弄堂里或邻近街坊一起长大、一起学习、又一起游玩的小伙伴们。那时的我们两鬓油黑朝气蓬勃,彼此之间简单平凡朴素。而今我们两鬓染霜西山日薄,虽然各自历经风雨阅尽千帆,待人处事不尽相同,但我们每每相见,还互相称呼学生时代的绰号,亲密得如同兄弟姐妹。我想,这就是因为我们都曾经共同拥有过过去的一段无忧无虑的好时光,有过我们喜欢的人和事,有过我们青春懵懂的美好印记,那是一种根植于青春时代的同学情结,一种挥之不去的最原始最无需修饰的友谊,这种友谊显得那么珍贵而又那么值得回味。

  莎士比亚说过:“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而今我老了,想得通透了,从心坎里崇尚起慢生活那种安稳匀速的节奏来,这也许是生命在不断成熟不断变老中渐渐对它的领悟。年老有年老的各种活法,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养老理念,都值得推崇和学习实践。我喜欢慢生活,一切顺其自然慢慢的悠悠的。

  慢生活渗透于方方面面,也得到众多老年人的共鸣。其实慢生活并不是指思想、行为、学习、思维等方面的懒慢,而是凭其不疾不徐的心态,抛开一切名利,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役,悠悠淡然,保持一份平静的心绪,不加速不刻意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处自己喜欢的人,看自己喜欢的剧,听自己喜欢的书,行自己喜欢的文……说得透彻点,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整好自己的情绪,对待一切都将心平气和。可见这是一个养心的慢过程,养心就是蕴养好心态的根本所在,有了平稳良好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才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也是老年人一种睿智豁达的生活态度。

  ●我喜欢慢生活也在学习实践慢生活,让自己的灵魂和生命紧随共同的节拍,慢慢享受平静安逸有规律的生活。慢生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年老了,让自己轻松自在健康快乐才是智者。

  有一次,我和多个朋友去上海周边旅游,体验了一把慢游。那是半日赏景半日娱乐聊天的旅游模式,日复一日,悠闲悠闲,那种慢,已然不计时间和金钱成本了,只图随性快乐,在慢中尽情欣赏美好的自然风光和感受质朴的古风,在慢中任意享用免费的明媚阳光和清新空气,在慢中肆意享受大把时间和开怀大笑,我看朋友们个个精神抖擞,毫无疲倦之态,反而轻快开心,换言之赏景不赶急,轻松不累愉悦才是真。

  前不久,遇见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在交谈中得知她退休后的生活状态,她退出了所有在工作中有过交集的朋友圈,也退出了没有交汇互动的同事群,晚上九点以后就关闭手机,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睡一个妥妥的安稳觉。她说她这样做就是为了减少多余的社交活动,把生活节奏慢下来,挪出有限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和家人的琐事上来,让慢生活换取轻松和健康。我对她的理念大为赞赏。

  退休后不是说停止学习、拒绝一切新事物了,要“活到老、学到老”,在这里不妨举例说说我对新生事物网购平台的认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女儿需要的商品均是从淘宝网或拼多多上购买的,然后快递到家。最初我对这种购物方式持以强烈排斥的态度,认为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商品实在有点不靠谱,完全不能接受之。有一次我急需针线皮筋,跑遍附近的市场就是见不着这些小商品,无奈之下我只好尝试着去淘宝网兜兜转转,一看真是琳琅满目,我所需要的针线都在里面,于是我马上完成选购,并于次日收到了这些小物件。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从此就接二连三的网购,因为实在觉得太方便了。从小商品到家用电器再到每天吃的菜品,我都热衷于在各类网购平台上轻松完成,免去了因购物或办理相关事项而疲于奔波的烦恼,省却了我不少劳作时间和精力。从最原始的排斥网购到如今的依赖网购,在我的思想观念上和生活方式上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也获得了好多乐趣和成就感。

  由此我又联想到,我们的年龄正在逐年递增,而我们的社交范围由于客观因素却在逐渐缩小,社会的高速发展又催生了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而我们获取此类信息的渠道却少之又少,长此下去,若干年以后必然会影响到我们老年人的生活自主能力和生活质量。就此我提醒自己,尽可能与时代同俱进,随新趋新,摒弃那种安于现状和沿续守旧行旧的思维习惯。在珍惜以往的老朋友的同时,更要主动地去结交新的朋友。 

  退休以后,我的生活范围自然缩减在社区周边了,也结交了不少社区的新朋友,其中有一位是我楼下的邻家妹妹,她小我八九岁,但我们的聊天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几乎没有隔代的障碍。我们俩每天晚上相约陪伴在社区公园内,一起健步运动,有说不完的家常话,道不尽的儿女情长。我们在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穿着喜好等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在爱老行孝、关怀家人等方面都有同样的行动力,在健康养老、社会热点等信息都会不约而同的关注交流。她很会做菜,也通晓药理,我在她那里学到了不少生活知识,我也经常提供一些信息或建议给她作参考,扩充弥补一些思路。我们在陪伴和聊天中都获取了愉快的精神价值,她经常对我说,到了我们行动都不方便时,我们就同住一个养老院继续一起陪伴,这是多美的承诺啊!正是因为我们有诸多的共同语言,相似的处事之道,干净的健康情绪,所以我们可以长长久久轻松自然地相处,淋漓畅快地聊天,我们每一次的陪伴都是一次愉快的过程。为此,我深切感受到,在我退休养老的路途中能遇上这样可心的邻居朋友作陪伴,真是美好有幸,可遇不可求。

  ●现在,在联合国新的定义中,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而未来,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给生命以岁月,更应该是给岁月以生命,以创造性的发挥,利用好这些岁月。即将到60岁的我,以后的人生,应该轻装起航,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对于我们退休老人而言,应该拥有该有的生活态度,千万不要低迷,或者对生活充满了不安,而是应该拥有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觉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退休后,人生的下半场闪亮开场
东方城乡报倾诉03退休后,人生的下半场闪亮开场 2022-03-04 2 2022年03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