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0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已成花卉行业头部企业竞相关注区域
■松江五厍基地内正在生长的水培郁金香

  探讨花卉产业优势企业在上海的发展,在当下具有话题意义。2020年底,上海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实施意见》。这份文件的发布,折射出的是政府对未来花卉产业发展布局的信心,对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和市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回应;而2021年崇明花博会的资源互通与平台交流,也已透露出产业利好信息。这些“信号”,为本地花卉企业进一步拓展规模提升层次带来了信心。

  □记者 贾佳 

  摄/见习记者 杜洋域

  就在今年情人节前夕,上海松江五厍现代农业园区内光明花卉集团旗下上海种业集团生产基地,创下单日13万支郁金香的出货峰值,或批发或零售被销往企业、社区、电商等多层渠道。在春节、情人节等时段,本市多家电商平台出现鲜花销售供不应求的现象。

  花卉消费在升级,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鲜花消费市场格局正迎来转变。很多上海消费者也许并不了解,不少电商平台承诺可“即时送达”的花卉品类,并非来自大众普遍认为的花卉主产区云南,它的产地就在上海。

  上海,成了国内甚至国际花卉行业头部企业竞相关注的区域,也撩拨着本地花卉生产企业思考这一“美丽”产业该如何发展的激情神经。事实上,不少企业更早就在思考并参与到消费“重整”的实践中来。在百合、康乃馨、郁金香、绣球、朱顶红等多个单品,已在国内花卉生产领域居于龙头地位的上海种业集团,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下转2版  (上接1版)

  产业“转型”中的功夫

  在该集团推出和销售的花卉产品上,都能看到与花本身一样精致的花袋或礼盒外包装。包装印有的“上花”二字,是集团主打的零售品牌,英译“Top-flower”,传递出的是集团对匹配中高端消费市场的定位追求。其实,多年前在投放日本的出口和批发市场花卉产品中,这家企业就显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而自2015年起,依据对国内市场的大胆设想和敏锐判断,该企业则开始深耕球根、盆花领域,不断布局花卉的零售终端产业链。

  对消费者而言,“买花”这种消费习惯的养成,似乎是城市发展和文化积淀中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对于一个花卉新品种、新品类的接受,似乎也仅是一个“刷着手机网购、下单”的功夫。但作为一家国内花卉行业的领军企业,上海种业集团从传统种源生产向花卉园艺零售终端产品转型,其在产业布局上的时间积累和下的功夫,却必须足够扎实,经得起考验。

  在年产量500万株郁金香的松江五厍基地,记者感受到该集团在按照转型谋划要求下,对做好单一品类的精细程度。该集团出产的郁金香都来自这个基地,其生产体量在国内数一数二。正因为占据了大份额的郁金香消费市场,对零售终端有更敏锐的市场判断,并同步积累起资本优势,这个基地可以专注于深耕迎合市场的生产技术创新。目前规模化应用于生产的郁金香水培技术,让该集团进一步占据行业优势。

  水培郁金香技术,在荷兰等国已较为普遍。单从产品“卖相”来看,水培生产的枝条干净清爽、不带泥土,在流水线操作上有天然优势;由于没有基质或土壤,在种植中节省的劳动力成本非常可观。但水培郁金香的技术难度系数并不低,主要在于植株生长容易出现的问题,基本要靠营养液来调节或解决。

  近两年,基地对这些难题攻克的经验越发成熟。水培规模化生产第一年,60%产品约300万株采用水培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技术一旦攻克,规模化数量就不再受到影响,由此,郁金香量产的边界更多取决于市场需要。”

  基地向市场推广的郁金香品种已有40多个,这个数字还在上升。“多品种聚集,这在国内市场也是很有竞争力的。”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说。集团对消费市场的嗅觉,吸引了来自荷兰郁金香选育专家团队的真诚合作。郁金香的种球是由荷兰公司直接发至基地,完成生产。品种有单瓣、重瓣,从色系到色号,选育工作在加速开发更迭,为市场注入了不可替代的时尚和创新元素。

  与荷兰供应商合作进口苗种,与国际顶级育种团队合作推动新品种诞生,对消费群的感知和判断,让上海种业集团在市场话语权上具有优势,也让国际合作的育种创新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赛道。

  “家庭园艺”的消费培育

  罗振宇2022年的跨年演讲,不经意“点燃”了一款叫做朱顶红的花卉消费情结。他说,连续支撑自己和团队闭关20多天进行跨年演讲创作的,是放在会议室桌前的一朵花。“它不用盆栽,也不用怎么关照,买回来就是一个“洋葱球”,放在那儿,一点点阳光就长;一屋子人看着这朵花,一点点绽放,真的就是花开在眼前,多好看。”

  “个性化、高品质的花卉产品,很容易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悟。”上海种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对花卉市场中的消费情绪是敏感的。这种敏锐度,是整个团队在市场多年历练之后成长和成熟起来的思维方式。他们将2015年视为集团的“转型元年”。2015年秋,集团不再将种苗、种球、盆栽等作为大宗农产品,以农产品成本的标准来定价,而是从个性化生活出发,去满足不同的消费诉求,将家庭园艺的主题概念推向市场。“我们一定不只是服务农民,也要服务市民。”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事实上,家庭园艺行业范畴内容广泛,也有不少品牌尝试推出类似产品,比如,一个套餐配发种子、土壤、肥料及说明书等,可以买回家自己种。更直白一些的表述,它们被称作“方便花”,有基本的主料和配料,就可以DIY种植。

  而上海种业集团在深耕“家庭园艺”的消费培育,探索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问题上取得了它的成功。

  2015年秋,集团推出了家庭园艺全系列套餐新品。这个“系列”,基本覆盖了当时集团可以供应的秋季时令全品类,像郁金香、风信子、朱顶红、洋水仙、番红花等,每个品类又可以细分出10~20个品种。在零售渠道选择上,他们首先就排除了传统的超市或花卉交易市场,而是与书店、品牌花店、家居中心、亲子教育、团购等开展多元合作。

  “这个渠道一定要省去繁复的中间层级,也不需要围绕农产品成本讨价还价,我们要共同去开发市场,共同去了解消费者,去寻找消费市场的痛点到底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很快地收集到产品开发的问题。”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一家以种源为优势的企业,正从“幕后”转至“台前”。次年春天,他们紧跟着推出了春季套装,像马蹄莲、球根海棠、香雪兰、大丽花、鸢尾等一批新的时令花卉;接着,有西红柿、小萝卜、芝麻菜等蔬果系列套餐,儿童节有“节日的礼物”系列,厨房主题有芳香植物系列、菌菇系列等。

  不同的季节变化不同主题,品种贯穿全年,这样的做法很受渠道欢迎,也为同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真正能够支撑这样的消费产品表达的,是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像集团推出的一款葡萄风信子,产品包装上标明了栽培技术:适宜在18℃温度下生长,约4周左右开花。“其实,我们已经把最难种的环节完成了,这个产品其实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在冬天,很难在南方或北方地区成活。但因为我们做过了技术处理,不管是在南方或北方,不同温度条件下都没有问题;运输也很方便。所以,我们的技术开发会围绕着想要做什么样的产品开展。”

  在零售终端的竞争力,最终是通过产品品质来诠释品牌价值。集团曾在市场调研中看到,市面上的家庭园艺套装,更像是“玩具”,停留于概念。

  “我们的产品一直是零投诉,通过技术来保障种植成活率。”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要让那些不具备足够专业知识的终端消费者掌握新品种的种植方法,需要在注重观赏性的同时,栽培技术要简单,体验感要好。“所以,我们很重视科研技术团队与商品设计部门的跨界合作。”

  场景表达,也是对家庭园艺理念的一种重塑。今年5月,种业集团将结合光明集团在城区开设的“城市厨房”项目融入花卉系列的展陈。这个设想打破了线下花店的营销模式,在提升店铺形象的同时,也传递一种生活场景的认知感受;而像抖音、小红书、天猫、微信小程序等迎合各类消费者需求的线上通道全线推广。

  所有这些营销方式布局,正在带动他们对零售终端的观察和探索更加深入。

  就某种程度而言,上海种业集团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而探路者的成功,也意味着对新兴消费领域更快占领,通过零售终端完成品牌输出,并以充足自信呈现出了“品种最好、品质最优和价格最贵”的姿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调查
   第03版:言论
   第04版:新农村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动态
   第07版:热点
   第08版:国际
高质量持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上海已成花卉行业头部企业竞相关注区域
□导读
农业农村部调整黄河禁渔期制度
报头
东方城乡报一版要闻01上海已成花卉行业头部企业竞相关注区域 2022-03-03 2 2022年03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