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东方社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2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荒地变基地,中草药规范种植暖民心

  □通讯员  金丹  记者  王平

  “这次我们播种的是艾草、枸杞、薄荷、车前草、菊花等,等到下半年后就能陆续采收了。”近日,在书院镇新舒苑居民区的中草药基地,小区居民李阿姨一边忙碌一边介绍。很难想象,眼前这片被栅栏圈围起来的土地曾是一片杂乱荒地。变化,得益于新舒苑居委推动居民自治的举措。

  新舒苑居民区始建于2004年,是书院镇第一个农民动迁安置小区,常住人口4500余人,虽然居住的环境改变了,但是不少居民还保留着过去在自家田地里自栽自种的生活习惯。于是,本应绿草茵茵的公共绿化区域,被改造成了“小菜园”“自留地”等,乱种植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影响了社区的环境,占用了大家的公用空间,浇水施肥的异味也经常会引起不少居民的抱怨。居委虽曾多次整治,但这类现象却始终反复。也是在整治的过程中,居委会发现,除了蔬菜,不少居民还种植了一些中草药。原来,小区内有部分居民由于身体状况需要长期服用中草药,为了节约开支,又苦于家中没有地方,便在“家门口”种植起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居委会班子成员有了新想法,与其总是与老百姓打“拉锯战”,何不将其规范化管理?

  “种什么”“谁来管”“怎么管”,一改以往居委会“一手包办”的管理模式,这一次居委会转变了角色,让居民充当主角,增强居民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力求探索出一套居民自治、多元参与的新方法。

  为了使居民自治深入人心,新舒苑居委联合各楼组长、居民志愿者组成了调研小组,深入走访,了解居民心声与意见。在种什么这一问题上,不少居民都提出了种植中草药的想法,认为中草药既可以美化社区环境,还有药用价值。初步方案已定,居委会又多次召开了居民“听证会”,通过社区居民的共同探讨,最终中草药基地自治项目尘埃落定,取名“益草四季——中草药基地”。种植草药的品种则根据种植的客观条件、适用范围进行筛选,同时为加强管理,招募具有中草药专业知识背景的居民志愿者,组建自治团队,促进规范化管理。同时居委会协助团队,一同做好维护种植工作。

  “中药草基地成立4年来,我们的组员一直都是尽心尽力,从前期的松土、播种到后期的浇灌、护理,都是由大家一点一点亲手完成,包括基地的布局等,也是大家一起讨论设计的。”基地的负责人苏龙祥说。

  居民陆国芳是团队的成员之一,每天去基地看看已经成了她的习惯之一,对她来说这片地就是她的“宝贝”,“以前我也会把中草药种植在空地上,现在有了这块阵地,什么季节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吃,都是伲老百姓自己管,看着这个基地越来越受居民的喜爱,伲也觉得很开心。”

  据悉,基地收获的草药在烘干后会以分发的形式无偿回馈给有需要的居民们,或制作成香袋送给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此外,自治团队在居委的协助下还会定期邀请专业老师开展中药健康讲座,让居民了解科学用药的知识,动员居民积极参与中草药基地的打造。

  “我们将继续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进一步推动居民自治共治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 ,助力社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与自我监督。与此同时,培育优秀的社区骨干,撬动社区资源形成治理合力。”新舒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石飞说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荒地变基地,中草药规范种植暖民心
“红色步道”边走边学
浦东万祥用心打造共享空间,让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升温”
东方城乡报东方社区周刊05荒地变基地,中草药规范种植暖民心 2021-07-23 2 2021年07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