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动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7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明乡村“赵大侠” 古道热肠为村民
  □通讯员 黄慧波 记者 欧阳蕾昵

  胖胖的圆脸上永远挂着乐呵呵的笑容,随手公益、关爱邻里、帮助老人……家住崇明中兴镇汲浜村的赵云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本地农民,却成了乡亲心目中的“活雷锋”。但凡认识赵云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他是我们这个小乡村出了名的热心人!”

  维护国旗,就是爱祖国

  今年5月27日,崇明全区上下正迎接本年度第一次市级创城迎评。傍晚散步时,赵云路过崇明银箱厂,无意间发现厂里的五星红旗被风吹坏且吹得颠倒了方向。“我得想办法及时维护好国旗形象!”赵云并不熟悉这个厂,在无法与厂方取得联系的情况下,他拿出手机,拍下实地照片并及时发送给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关键时刻,赵云第一时间维护了国旗形象,这不仅是一次随手公益,更是他骨子里蕴藏着的爱国情怀。

  关爱邻里,就是关爱社会

  古人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云家南面有个邻居顾秀英,今年已经76岁了,平时她的两个女儿都不在家,只有一人在家留守。看到老人有许多事情不懂不会,子女又不在身边,古道热肠的赵云常年替她代买东西、维修自行车、检查家里电路,报修电视、电话等,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上,给予了顾奶奶无私的帮助和亲人般的关爱。正是赵云的守望相助,邻里间多了温情,出门在外的子女多了安心工作。

  助迷路老人,返回家门

  2019年1月份,汲浜村十四队八十多岁的朱云郎骑电动车从陈家镇回来时迷了路,竟然从陈海公路一直到骑到向化公路。冬天的傍晚,天色昏暗,老人找不到回家路,蹲在路边不知所措,幸好被赵云遇到。心细如发的他,在一番询问后,得知老人找不到回家路,电瓶车又没电了。赵云立即用打电话联系老人的儿子。没想到,老人的儿子有残疾,没有办法过来。寒夜中的老人,绝望得要投河自尽,赵云劝慰着老人,准备和他一起走回家。走到一半,老人走不动,赵云想办法联系到汲浜村做三轮摩托车生意的丁师傅,请求他开三轮摩托车来帮忙拉车,一起护送老人安全回到家中。今年春节前,赵云又一次偶遇朱云郎,老人感激涕零地表示,“多亏你当时救了我,谢谢你,谢谢你……”

  赵云做过的好事还有很多:在修车行给初中生支付修车费;主动借来长竹竿为过路集装箱大卡车上顶电线;为防学校周边堵车,冒雨为路往车辆指挥引路……乡亲都夸赵师傅为人热心,是乡村里的“赵大侠”。三年前,赵云家住浦东的孙子考上了清华大学,真是印证了一句老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稿
   第03版:言论
   第04版:新农村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动态
   第07版:热点
   第08版:公告
“十佳鲜食玉米品种”名单揭晓
厌氧沼气池“吃”得更多“吐”得更快了
闵行成立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
崇明乡村“赵大侠” 古道热肠为村民
东方城乡报动态06崇明乡村“赵大侠” 古道热肠为村民 2020-07-09 2 2020年07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