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中,金山区山阳镇利用环境整治后的零星空地和边角料区块,加快形成“社区公园”、“村级公园”和“口袋公园”绿地,不断增加绿色休闲空间,提高居民美好生活的舒适度和获得感。
村村有公园传播正能量
山阳镇有10个村、20多个居委会,全镇各村规划打造亲子、体育、文化、健康、生态等14个不同主题的公园,不仅实现村村有公园,而且,所有公园都将呈现不同特色,成为村居民家门口的乐园。
如向阳村原有一企业,环境脏乱差;一条油车港支河垃圾填满而断水,黑臭严重影响周边环境。2017年该地块进行集中整治,折违章、清垃圾、治河道。整治后腾出的10多亩土地不建企业建公园,配备有健身步道、凉亭、条椅等设施,每天工余饭后,公园成了村民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再如中兴村的马棚公园,复原了明朝时期原马棚驿站为过路客商竭脚、送茶水服务等文化背景。为传承这一历史,村委会还在公园内建立了“村史馆”,把中兴村解放前后的历史直观地展现在村民面前,成为激励村民砥砺前行的无穷力量。
根在文化留住历史遗存
山阳镇建绿增绿,从村居的实际出发,以“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为主线,因地制宜,建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公园。
地处山阳镇北端的长兴村,村内曾有一座甸山,据史料记载,这里曾是上海首个县治海盐县的所在地,后因灾害导致海盐县治下陷,甸山也在沧海桑田中湮灭,但遗留下来的文化元素已记入村史。现今,村里利用原旬山遗址,建造一座甸山文化公园,充分挖掘历史,彰显长兴村的文化底蕴。卫东村区域内有个戚家墩古文化遗址,其年代可追溯至西周。为传承这一历史,卫东村在戚家墩草坪内修建健身步道,并把偌大草坪命名为戚家墩古文化遗址公园,既供居民休闲健身,又不忘历史遗存。
养鸡场倒逼建公园
在山阳镇渔业村,渔民们以海为生,土地寸土寸金,居民缺少休闲场地。村委会把村北的一块荒地和一条河浜利用起来,打造成一个渔村文化公园,园内不仅有绿地、步道、公厕等设施,还有两艘渔民捕鱼用的机帆船成为“镇园之宝”,可供游人上船体险,渔味十足。而就在渔村公园东侧,这里有个养鸡养鸭场,这个占地20亩的地方属新江村,这里不仅鸡鸭粪污染水体,而且臭气难闻,影响居民生活。去年生态倒逼,这家养鸡养鸭场被迫退养。新江村决定把这20亩土地与渔村公园联建成新江海渔文化公园,不仅使渔村公园面积扩大一倍多,而且公园联建共建,公园的内涵也有明显拓展。现在渔村公园已成为金山嘴渔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又一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