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涉嫌虚假宣传的商家应该露头就打,而且要实时监管,常常敲打。互联网电商平台也应当强化源头管控,对于此类涉嫌欺骗的夸张宣传产品不能让它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监管部门不仅要识别这些骗子把他们从‘吹牛皮’的台子上拽下来,还要根据法律条款让他们交上‘吹牛税’,如此常抓不懈,广泛科普,精准打击,才能逐渐让骗子因为消费者‘不相信’而逐渐消亡。”陆玄同呼吁量子背后的骗子该敲打敲打了
“既是‘三无’产品,就根本不存在合格不合格、质量是否达标等概念,而应当一律查禁,依法处罚。如果是见一个罚一个,对屡罚不改的依法升级执法力度,还会是‘线上线下卖得火’吗?‘三无’儿童玩具严重威胁下一代的健康与人身安全,那么,依法管理的前提下,怎样的严管与重罚都不过分。而如果违法经营环境一直宽松下去,明天市场上还会出现什么‘花样玩具’和危险的‘高科技玩具’,简直不敢想象。”马涤明呼吁“三无”儿童玩具不能成监管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