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热帖】
@吴江波:增强骚扰电话综合管控能力,充分利用现有全国诈骗电话防范系统和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增强骚扰电话监测和标注等相关功能,协同做好骚扰电话的监测发现等综合整治工作。
【综合观点】
这些骚扰电话可能来自于商家的反复推销、促销,也可能来自于违法犯罪分子实施的诈骗或恐吓。普通人如果经常接到推销电话,很可能导致工作生活受到极大干扰,不胜其烦。而根据目前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手段,要想有效遏制骚扰电话,势必做到源头治理,切断其呼入路径。
应该看到,如果没有人为商家违规接入呼出线路,哪怕商家获取了再多资源,也无法通过95开头的号码持续不断骚扰他人。也就是说,除严格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外,关键要约束相关电信企业。
根据报道可知,多个公司均称可以提供95号码办理服务,对于不符合办理条件的公司,其可以帮忙办理。甚至,这些公司的工作人员明确称,很多购买或租用95号码的公司都是一个目的,就是用来做推销,“即便被标记成骚扰电话了,后期可以做处理,花点钱解除一下就可以了”。由此可见,无论是代办公司还是相关商家,对相关行为的违法性认知清清楚楚。
这透露出让人震惊的“黑洞”,即在手机号码实名制背景下,供商家使用向不特定人拨打电话的号码却可以由一些中介公司轻松“代办”。这个后门,恐怕也是商家有恃无恐拨打骚扰电话的主要原因。
必须强调,人们享受互联网、移动通信便利的同时,也有不被骚扰电话扰乱生活安宁的权利。对此,《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表示,要加强语音线路和码号资源管理,各基础电信企业要按照“谁接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语音线路和“95”“96”“400”等码号资源的用户资质审查,规范资源使用,全面掌握使用主体、接入位置、资源用途、允许传送的主叫号码等信息,定期排查语音中继、互联网专线接入,杜绝违规使用线路资源的行为,严禁为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提供线路资源和业务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