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新城镇地处上海的东南门户,居湖临海,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资源禀赋。辖区有芦潮港、申港、综合3大社区和13个居(村),现有常住人口10万。各类院校17所,其中高校4所,职业学校1所,中学3所,小学2所,幼儿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建的上海电力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上海交大中英低碳学院计划于2018年开学入驻。辖区另有1家三级综合医院(市六院东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芦潮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个卫生服务站。此外,还有中国航海博物馆等国家、市级功能配套单位。
独特的位置和定位
据了解,近两年,随着临港“管镇合一”、“双特政策”体制机制实施以及“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未来之城”发展目标的确立,南汇新城镇责无旁贷肩负起服务保障临港开发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使命。两年来,全镇上下秉承“争先创优、尚德务实、砥砺奋进”的精神,以“建设未来之城、文明创建先行”为理念,着力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加强联创联动、着力加强党建引领、着力加强常态长效,两年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重点工作推进有力、城市功能管理提升、民生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实现了城市形象与居民素质全面进步、五个文明协调发展。
南汇新城镇先后荣获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示范基地、上海市低碳发展示范区、上海市学习型社区、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街镇、上海市平安铁路创建示范街镇、上海市反邪教优秀社区等荣誉数十项,为临港和南汇新城打造成为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上海未来之城积淀了能量。
共通融合 打造全域创建平台
据介绍,南汇新城镇是一座区域面积大、开发建设快、企业院校多的新城,与临港管委会实行管镇合一的体制。
“共通融合,打造全域创建平台”工作包括“三个一”:一个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即以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班子成员分工负责、部门单位通力合作的上海市文明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有力保障;一个“五区”创建联盟:按照“党组党委领导、群团社会协同”的原则,突破组织体制边界,将区域内的社区、园区、校区、院区、营区联合组成创建联盟,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研讨解决问题,并通过创建工作QQ群、文明临港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实现通力合作、无缝对接,确保创建全覆盖、无死角;一个创建联勤联动网络:即“1+3+13”,具体是1个城镇运营分中心、3个社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联勤联动站、13个居村联勤联动点,采取机构下沉、人员下派等方式,整合城管、网格、房办、开发主体等管理力量,入驻社区统一办公、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形成党、政、社、群互联、互补、互动的创建联勤联动网络,确保一呼百应、一步到位。
民心所向,全民创建热情高涨
创建上海市文明镇是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的客观要求,也是临港打造未来之城的现实需求,更是民众发自肺腑的内在需求。
据了解,在创建过程中,全镇上下创建意愿强烈、参与热情高涨,自主、自发、自愿参与文明氛围营造,形成了共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真正体现了创建工作的群众性和全民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
目前,镇党建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达标建设,打造为党员之家、职工之家、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志愿者之家、侨眷之家、少数民族之家、商会之家八位一体,汇集管理、咨询、教育、培训、服务、展示等功能的立体型党建、群团服务工作的全新平台。开设临港先锋讲堂,管、镇主要领导为讲堂进行领讲。创立市民素质教育基地、科技工匠实践基地、创先争优服务基地等41个,通过党建阵地夯实创建基地,以点带面的效应不断凸显。
志愿服务亮点纷呈。南汇新城镇依托党建服务中心微信开辟志愿服务中心专栏,加大对志愿服务的宣传和展示。2016年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获评首批上海市百家达标单位。目前社区、校区、园区的50余支志愿团队、近6000名注册志愿者,其中“蓝精灵”志愿服务团队入围中国好人榜,在“五一”、“十一”聚人气活动中广受社会赞誉,全镇学雷锋、做好人的志愿服务热情日益高涨。
典型模范层出不穷。南汇新城镇开展临港工匠、出彩临港人、临港服务标兵、最美家庭等评选宣传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典型模范,其中“筑梦工匠——张彦”、“把人工智能带入大爆发时代——陈天石”、“为深潜万米的彩虹鱼保驾护航——王芳”、“一个大学生的志愿梦——罗奕君”等先后入围或入选中国好人榜。这些事迹通过网站、微信、微博以及各类报刊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凡人善举,崇德向善的社会正气蔚然成风,有力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特色文化内涵拓展。南汇新城镇成立上海首个诗歌艺术馆并举办诗歌节开幕式、“书香临港”经典诗歌诵读比赛、第三届上海市民诗歌节开幕式、端午诗会、诗歌节闭幕式暨临港海洋诗会等各类活动,成功申报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诗歌之乡;南汇新城镇连续举办三届临港海洋节系列活动,上海海洋论坛、“7·11”航海季启动仪式、上海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展、海洋知识竞赛等文体活动精彩纷呈;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临港人看临港活动,今年2000余名党员群众参观了雷锋纪念馆、临港国际艺术园、航海博物馆等,感受了临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文明创建带来的丰硕成果;注重群众性品牌活动的培育引导,开展书法、合唱、诗歌诵读等文化团队培训近8000人次,举办以“文化引领市民素养”、“迎新春·送春联”、“欢乐文明过春节、和谐喜庆闹元宵”、“情浓端午·粽享欢乐”为主题的演出、比赛、送戏下乡等活动150余场次,并在每年“五一”、“十一”期间举办聚人气活动,全镇上下文明意识显著提升。
立体宣传营造氛围。南汇新城镇充分利用展板、道旗、电子屏、宣传品、文艺汇演等方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力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两年内共制作各类展板6000余平方米、更换文化围墙15000余平方米、制作道旗5000余对、印发文明创建宣传资料50000余份。
围绕中心 全力保持长效常态
文明创建目的是促进发展、为民惠民,是一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民心工程。
据了解,“两个保”是此项工作的核心,即完善机制保长效:坚持在抓经常、抓平常、抓日常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动脑筋,通过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实现文明创建由突击式、迎检式向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转变。两年来,针对创建短板和重点工作,南汇新城镇建立了市容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交通秩序管理长效机制、农贸市场管理长效机制、社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长效机制等十余项工作机制,特别是注重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居民诚信档案,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与居民诚实守信记录关联机制,在落实教育惠民、医疗惠民、优质家政服务等十大民生奖励项目时,对申请家庭进行“三违”、物业欠费、违法记录等进行诚信审核,同时积极开展诚信家庭、诚信居民、诚信商户、诚信企业等系列评选活动,形成了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促进发展保长效。据了解,南汇新城镇坚持“文明与发展,两手抓、同步推”,通过文明创建推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建设、未来之城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加快人气聚集,提升城市形象,同时进一步提升广大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提升居民文明素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以把南汇新城建设成一座具有温度的未来之城,真正实现“五个文明同步发展”。记者 康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