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崇明竖新镇仙桥村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
崇明竖新镇仙桥村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
2017年07月2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明竖新镇仙桥村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
凝聚村民力量 打造“五美社区”
■水清岸绿的仙桥村河道两岸景致
■仙桥村党建文化园成为村民的精神食粮
■开设在仙桥村的玖居食馆
  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五美社区”的崇明区竖新镇仙桥村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夏至时节,行走仙桥村乡间,沿路村居门前花草烂漫,庭院内各种果蔬,生机盎然;稻田禾苗青青,河道水清岸绿,荷花盛开;村里主干道及农户集中区,夜间路灯明亮,方便村民出行……仙桥村书记管仕忠欣喜地告诉记者:“我们凝聚村民力量,着力打造‘五美社区’,使村民不仅能过上和城市市民基本一样的生活,而且还有让许多城里人向往的田园生活。”

  □记者 忻才康 通讯员 龚卫星 

  打造“五美社区”

  试点成果初显

  近年来,仙桥村经过不懈的努力,先后获评“全国宜居村庄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今年以来,基于生态岛的定位,崇明在推进本区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以“自然生态美、宜居环境美、绿色产业美、乡风文明美、生活幸福美”为内容的农村“五美社区”建设目标。作为崇明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市级试点示范村之一的仙桥村,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提高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积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将社区建设管理的要求编入到村规民约中,“保护环境、移风易俗、文化建设”等内容作为村规民约的细则。2014年,村里创建美丽乡村,开展宅前屋后环境整治。退休村干部陈忠芳率先把自家的违章搭建进行拆除。在党员干部的带头下,短短三个月,在引水河南侧的25户村民纷纷行动起来,将自己的违章搭建自行拆除,面积近2500平方米。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小粪坑、不规范养殖、乱堆放、乱埋乱葬等不良现象全部实现“零指标”。如今,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出台实施方案

  推进“五美社区”

  为了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美丽宜居农村社区,今年初,仙桥村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

  管仕忠说,这一实施方案的目标,是以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为指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综合改造、文明创建、服务群众等工作,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国家级示范点“五美仙桥”。

  据了解,仙桥村在不断深化党建带社建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党建引领美”的基础上,积极打造“五美社区”,即以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力构筑“自然生态美”;改善农村社区居住环境,积极营造“宜居环境美”;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大力深化“绿色生产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育“乡风文明美”;着力提升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水平,努力实现“生活幸福美”等方面进行深入推进,加以实践。

  在环境污染整治上,仙桥村着重做好自然生态修复。对村内2条镇级河道,49条村级泯沟(总长度14450米)进行了治理;对仙桥13条明沟进行河道护岸,全面推动“河长制”。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环卫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年底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大农村耕地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大力推进“减麦增绿”。结合本村河道、道路等,推进景观廊道建设,塑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农村大地景观。拓展农村造林增绿空间,推进本村休闲绿地、村民公园建设,扩大了村内绿色植被覆盖率。

  在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上,仙桥村以创建3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发掘民俗特色文化品牌,在已有同济大学设计丰收团队的禾井、田埂、花觅3家创意民宿的基础上,又迎来了5家“玖居”民宿的开业;以及台湾艺术家团队设计的“憧憬”民宿和2家艺术家工作室的开放。形成仙桥绿色农业、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四位一体”的布局。

  在营造宜居生活环境上,仙桥村实施河道保洁、河旁植绿、河底清淤,使水更“清”;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垃圾利用、生态养殖、生态种植,使地更“洁”;风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液化气燃料,使气更“净”。一个干净、自然、宜居的美丽仙桥已初具雏形。

  深化创建内涵 

  共享生态成果

  仙桥村在推进“五美仙桥”过程中,十分注重文明建设的提升,通过好家风好家训征集、开设道德讲堂、创设睦邻点、星级户评比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乡村文明,深化创建内涵。村民施锦荣家里干净整洁、庭院环境优美、家庭和和睦睦,被评为镇级“最美家庭”。朱友山等63个家庭获评仙桥村“五星级文明户”。星级户、最美家庭、家风家训评比等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村民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同时形成了“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氛围。

  仙桥村还积极创建智慧村庄,使社区管理上了新台阶。2016年,村里实现了光网覆盖,建成农村信息发布平台,全村主要道路路口全部安装监控,并且在村里建立监控室,实现全面联网;还为80岁以上老人配备GPA定位系统,为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提供便捷的服务。

  管仕忠向记者提供一连串数据:截至去年,仙桥村98%的农业土地实现流转,先后引进6个专业合作社,初步形成粮食种植、水产养殖、果蔬采摘等6大发展板块。村民每年除获得土地流转费收入外,还可在合作社务工增收。近年来,全村村民年务工收入达60多万元;11户村民经营“农家乐”,每户年均收入超3万元;3家“民宿”经营户年收入在10多万元。2016年,全村745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3万元。预计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有进一步提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专版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畜牧
五镇联动 构建“金腰带”文化交流圈
凝聚村民力量 打造“五美社区”
东方城乡报关注A07凝聚村民力量 打造“五美社区” 2017-07-20 2 2017年07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