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韩国为例,一批功能性农产品已走向市场。
水原市拥有韩国国内最大的水稻研发基地,生产的功能性黑米外表与一般黑米没有太大区别,但与人工重组DNA的转基因黑米有显著不同。科研人员通过传统育种方式将黑米和烟叶进行杂交,从而提高黑米的维生素E以及抗氧化剂等成分的含量,具有抗癌抗炎及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此前在韩国农村的支持下,农业专家们历经三年时间研发出功能性黑米。之后,韩国农村实用化财团又对黑米功效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核实,最终认定这种功能性黑米价值较高,发展前景广阔。因此,韩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将功能性黑米的普及率提高到15%。
除了具有抗癌消炎作用的黑米外,韩国还刮起一股“苹果风”。在韩国庆尚北道海拔500米高的果园中,果园主在苹果生长期中坚持向果树上喷洒天然调节剂,结出的苹果比普通苹果多出20%的抗氧化物质多酚类,帮助杀口腔细菌,预防口臭。这种调节剂由韩国农业技术院研发,在农场使用后效果受到好评。
韩国致力于开发功能性农产品,主要是为了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度,同时培育属于自己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市场。韩国使用的农作物种子中约有七成靠进口,进口本身需要支付高额专利费。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的推算,今后十年,韩国要支付的种子专利费就高达8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所以只有通过自主开发,才能减少韩国的这笔费用。纵观全球,新育种技术成为投资热点,韩国希望自主开发的功能性农产品不仅可应用于国内,还能出口海外,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从而提高韩国农业的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因此,韩国农业研究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培育功能性农产品上。韩国农村振兴厅更是认为,功能性农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谁占得先机尤为重要。除了黑米和苹果外,韩国农业技术院还研发出比一般大蒜提高三倍免疫力的大蒜,以及更有效预防高血脂的蘑菇等500多种蔬菜和瓜果。这些功能性农产品的价格比一般农产品贵出30%左右,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