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新主体·借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江苏宝应庆丰跨区作业合作社党支书周必胜
~~~——记江苏宝应庆丰跨区作业合作社党支书周必胜
~~~——记江苏宝应庆丰跨区作业合作社党支书周必胜
2017年07月2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蓝莓产业 推广生态种植
——记江苏宝应庆丰跨区作业合作社党支书周必胜
  盛夏时节,一场小雨之后,笔者来到庐江县矾山镇乐华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蓝莓树一片葱郁,前来采摘的游客从树枝上摘下蓝莓后就可直接食用,第一时间品尝最新鲜的蓝莓果实。“我们始终把生态作为发展蓝莓产业的‘法宝’,全程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游客即采即吃就可以。”庐江越桔蓝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春香说。

  蔡春香,40岁出头,说话办事干净利落,正在指挥工人采摘打包,“这2000亩蓝莓已经到了成熟期,冲着‘安徽富硒蓝莓第一村’的牌子,大批游客慕名而来采摘游玩,我们从早到晚忙着接待,一天收入上万块哩!”

  早年,蔡春香与丈夫张传昌在新疆做化肥农药生意,打拼多年吃尽了苦头,手上渐渐有了积蓄,2010年就琢磨着回乡投资兴业。她在与客户的接触中了解到,种植蓝莓的市场前景广阔,于是决定大干一场。

  “我认定这是个好项目,便立即行动起来,用一个多月时间流转这座荒山和山脚下的旱地,再用两个多月清理柴草、平整砌坎,还修了路、挖了蓄水山塘、装了喷水滴管、种下了一万多棵蓝莓苗。”蔡春香介绍,园里栽的都是已经本土驯化的南高丛蓝莓,一亩可产1000公斤,均价按每公斤40元计算,毛收入4万元,扣除成本后,每亩纯收入可达3万元。

  “我们全部采用绿色种植手法,不打除草剂,不施化肥、农药,用山泉灌溉,果子随摘随吃。”蔡春香自豪地介绍,为了防止杂草,她在园地播撒绿肥,如白三叶、红三叶等豆科植物,3年后完全覆盖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0.8%。经过省专家测定,每公斤土壤含硒量为1.32毫克,蓝莓中的硒元素含量也较高于市面上的普通蓝莓。同时采用荧光灯灭害虫,用一道道铁丝网布阵防雀……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保证蓝莓的口感香甜。

  为了保证蓝莓的质量,蔡春香还邀请省农业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给员工和周边群众讲解种植技术,培养技术骨干和熟练工人。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及刻苦耐劳的闯劲,蔡春香打造出了生态蓝莓优质基地。

  “发展蓝莓产业,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才能实现蓝莓生产、加工、储藏、销售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真正形成产业链条。”蔡春香说,蓝莓不仅可以卖鲜果,而且可以做成蓝莓酒、蓝莓饮料、蓝莓口服液、蓝莓酱等,有了‘富硒’这个金字招牌,不愁销路。目前,她的公司前已拥有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12种,天然食品6大类30余个品种,年产值达到了3000多万元。

  钱良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专版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畜牧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异域传真]
发展蓝莓产业 推广生态种植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借鉴B06发展蓝莓产业 推广生态种植 2017-07-20 2 2017年07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