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倾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6月3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相亲往事
  口述/魏迟 整理 /刘千荣

  倾诉与聆听,城市人的情感故事。请勿对号入座。

  女孩一句话没说,但我能感觉到她在偷眼打量我,就像我在偷偷观察她一样。

  ●和陌生人交谈,聊到家庭时,一般会问我,你家孩子上高中或是开始读大学了吧?我忙摇头说我家孩子刚上初中。见对方颇为惊讶,只得解释一句,我结婚晚,三十五六岁才结婚,孩子今年才十几岁。

  作为“晚婚模范”的我,一直被好心的人说是缘分未到。缘分未到的我一直被人逼着相亲,算下来不少于十次。给我留下印象特深的大概有这么几次吧。

  二十来岁就出门打工的我,到了二十七八岁还打着光棍,以至于春节回家就发愁,买票难挤车咱都不怕,就怕亲友问女朋友找好了没?怕父母逼婚。二十八岁那年,我硬着头皮在家过年,在心里暗自给自己打气,等熬过正月初六,咱就逃离老家回到大上海。

  正月初二三,我的表兄弟,堂兄弟们纷纷登门给我父亲、母亲拜年。久别重逢,我的兄弟们一点面子都不给我留,大表哥问,就没在外面给俺挂个表弟媳回来?堂哥更直接说,在外这么多年了,没讲给俺三伯带个儿媳妇回来?每闻此言,我只能抱以苦笑,人家是关心我,当然不能恼,更不能反唇相讥。

  哪怕是正月里,我都是个懒得出门的人,但伯、舅、姑、姨家的年还得拜。到二伯家拜年,二伯说你在外面就没找一个?你堂弟比你小四岁,也没找好,我都快愁死了!我连忙安慰二伯,堂弟还小,不着急的,再等两年也不迟。

  二伯说,不能再晚了,你三表嫂年前说要给你堂弟介绍一个对象,我没让提,因为听说那女孩家住在镇子上,父亲是位小学老师,特别挑剔,结果都二十七了,还没找好婆家。我想着对方比你堂弟大,最要命的是女孩要求男方在镇上给她买房子,我刚把你二哥的媳妇娶进门来,还欠着账。我和你三表嫂说,介绍给你倒满合适的,一来,年龄大小差不多;二来,你这几年在外面打工,估计手里也有点钱,在镇上买套房,应该不成问题。

  我听过没太在意,母亲却记在心头了,回家里临时改变拜年行程,要父亲次日带上我去姑姑、姑父家拜年,无论如何要问三表嫂那女孩可曾找好婆家了,如果没有赶紧上门提亲去。于是拜年的同时又多了一项特殊的使命。

  三表嫂我仅见过一次,她当新嫁娘嫁到姑家当日,我在姑家喝喜酒,所以我对她有记忆,她未必记得我。当父亲找机会和三表嫂提起做媒的事,三表嫂上下打量我说:“我不信,表弟一表人才,在外面没女朋友?”我忙说确实没有。表嫂说真没有啊,我打电话问问去,因为这家人其实是我姐夫庄上的邻居,也就是你三表哥连襟的邻居。村里人都知道那女孩话难说,高不成,低不就的。那女孩老爸春节前问我姐夫可有合适的,给他女儿介绍一个。

  三表嫂在晚饭前给回话,说女孩还没有定下对象,这事得赶紧。三表嫂建议父亲带上我明天和她一起到她姐家去一下,中午在她姐家吃饭,下午把那女孩一家人叫过来彼此相个亲,那么挑的一个女孩子如果看上表弟了,那说明双方姻缘真的到了。

  我心里暗暗叫苦,这回是在劫难逃了。我用试探的口气问母亲可以不去相亲吗?母亲没说话,眼泪先下来了。我不敢再多说什么,心想这回可得下“地狱”了。次日,父亲领着我先到了三表哥家,包了一辆三轮车带上三表哥、表嫂夫妻二人直奔三表嫂的姐姐家。

  相亲是从吃罢中午饭后开始的,女孩的父亲,那位小学教师先来的。不一会儿那女孩过来了,让我略感意外的是女孩父亲很瘦,女孩很胖,一双眼睛很大,没有女孩子的妩媚,一脸严肃,让人觉着有点凶巴巴的。

  女孩一句话没说,但我能感觉到她在偷眼打量我,就像我在偷偷观察她一样。女孩父亲到底是做老师的,很会说话,临走很是客气了一番,中心意思是他们回去商量一下,会尽快给个回话。据三表哥的连襟说,此事有个八九不离十,以前庄上有说给女孩介绍对象的,女孩会骂得人家下不了台,这次我说帮她介绍对象,她居然同意了,还跑过来看看。

  考虑到路远,父亲领着我和三表哥先回,三表嫂留在她姐家继续等候消息。回到家的我没有等来三表嫂的回话,次日一早乘大巴回到上海。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听到三表嫂说起女方是个啥态度,估计没有相中我。事隔多年,三表哥提起此事,还替我冤枉,说当初要是说好了,你在镇上为她买套房,现在可值钱了。就为三表哥的这句话,我怎么也忘不了那次相亲。

  ●有过上次被强令相亲的经验,过春节我干脆不回去了。不过老不回家,也说不过去。在我三十岁那年的二月二,我那位一直陪着我打光棍的堂弟终于要举行婚礼了。新娘听说是从云南带过来的,为此,二伯父花了不少钱,还特意打长途电话向我借过钱。原本是回去喝喜酒的,没想到又被抓住相了一次亲。

  这回力主我相亲的是我姐,我姐一初中同学复读两年后未被录取,便去读完自费卫校,靠关系在镇里医院当医生。和这位同学同去卫校读书的一位女孩因为没门路,进不了医院,只能自己租房开了个医疗点。想找公家人吧,人家看不上她;找个农村的,她又不甘心。这一耽误到了三十岁还待字闺中,她的同学们都为她着急。

  我对姐说相亲没问题,相不中也就啥事没有,这万一相中了是我回老家呢,还是她去上海呀?姐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缘分到了,能彼此相中就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我姐带着我傍晚去她同学家赴宴,晚饭一大桌子的人,除了我姐,其他的我都不认识,而离家多年的我,在言谈、处事上明显和家乡人不一样,也来不了大杯喝白酒的习惯。姐让我打起精神和桌上的人一一干杯,并指给我说,那位张医生就是我要相亲的对象,要和她多说几句。我端起酒杯,想着这一一碰过去,非趴下不可,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站起来说,我敬所有人一杯。众人反对说没有这样的,还是我姐同学站起来解危,说大家一起举杯。

  当晚,我姐同学打电话过来,说张医生讲了,就不耽误你家兄弟了。接完电话姐说就你今天饭桌上的表现,是个有脑子的女人都相不中的。你打光棍活该!相亲被拒总归高兴不起来,但一想真要是成了,让我在老家和这些人来往,我还真不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如此一想也就释然了,明天赶车回上海,继续做咱的“单身狗”。

  那时候老家还没通火车,来回乘大巴,我和跑长途运输的二表哥说好,次日上午乘他车回上海。坐到车里,二表哥问我相亲的事儿,我王顾左右而言他,就等车开尽快离开家乡。没想到我父亲骑车从家里撵到了汽车站,让我先别走。

  原来早上,我姐同学又打电话过来说,你家兄弟白天没事再到张医生的医疗点坐坐,昨晚人多乱哄哄的,今天过去让两个人再聊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听完父亲的话,二表哥二话没说就把我从车上拽了下来,说他的车天天跑上海,你相好亲了,想哪天回上海都可以。

  父亲把自行车给了我,让我直接去医疗点,他步行回家。到了位于三岔路口的医疗点,看见张医生真忙,好不容易闲下来,看着我笑说,你这人真逗,昨晚咋装成那个样子。我笑笑不好说自己装,也不好说自己本来就性格内向。

  根本不熟悉的两个人,都在努力找着共同话题,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就问对方初中在哪个学校上的。这一问才发现彼此居然是镇中学的校友,只是同届不同班而已,我有幸考上高中,而她落榜后,家里出钱让她去读了卫校。这样可聊的话题就多了,说起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不免会说说某某同学你也认识,某某老师也教过你呀,还算相谈甚欢。

  聊得不错,临走不忘把我的寻呼机号码抄给张医生,张医生也给了我一个座机号码。毕竟假期有限,次日,我还是跟了表哥的大巴返回上海,这一到了上海,就感觉到我给姐提的问题,我其实给不出解决的办法。抽出空来到邮局打长途给张医生,一个电话那端,一个电话这头,感觉彼此走到一起真的很不现实。

  后来写了一封信,没收到回信,慢慢这事也就冷下来了。三年后,我再回家听说张医生嫁人了,找的是一位在上海打工的人。只能感叹我们彼此无缘。

  ●相亲不止在老家,在上海我也有多次相亲的经历。老家来自亲戚的关心和热情,而在异乡则靠同事和朋友了。三十二岁春节前的那次相亲,是刚来公司不久的同事吕伟联系的。这小吕大学毕业不满三年,孩子都一岁半了。所以这位小兄弟很为还是孤家寡人的我着急。

  虽说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吕伟也承认他的交友圈里的女孩和我有代沟,不大好介绍,但吕伟是个有心人,忽然一天给我发了一张女孩的照片,问我感觉如何?我说挺好啊,吕伟说你既然感觉很好,就介绍给你吧。

  原来这女孩和吕伟是同租一家房东的房客,吕伟是夫妻同住,而那女孩是母女同住,据说女孩年方三十了,还没对象。吕伟分析原因,可能是女孩长得太黑的缘故。和她同住的母亲也特别为她着急,吕伟听他老婆说,曾经听到过老人和家里儿子打电话,说着、说着就哭了。

  吕伟还真是热心肠,问好了女孩立刻让我安排相亲的时间和地点。见这位小兄弟如此热心,我不愿让他扫兴,欣然答应,说地方由你挑,成不成没关系,权当咱们弟兄在一起喝酒“腐败”了。

  我和吕伟下班后早早来到约好的饭店,耐心等候。大概比约好的时间晚了十余分钟,女孩来了。让我和吕伟吃惊的是陪女孩来的不是她的闺密或者是同事,而是女孩的母亲,这母女俩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像从非洲过来的。

  既然有长者在,我们说话就得注意点分寸,未免有约束感。这位母亲自称吃过了,看着我们吃、喝,始终一言不发。女孩很孝顺,为母亲盛了一碗汤,但这位母亲仍旧未动筷子。女孩倒是查户口一般问了我很多问题,我一一作答。吕伟在旁边打着哈哈,敲着边鼓。

  吃好喝好,我和吕伟送母女出饭店,要给他们拦辆出租车,母女俩同时表示不需要,她们还要到前面超市转转,也就作罢。吕伟说等回去问问女孩啥意思?我笑说不用问了,这事成不了。吕伟急了,说大哥你自信点好不好,女孩条件也不过如此。

  我说女孩咋想的我不知道,她母亲肯定相不中。如果女孩下次相亲还带着她妈,估计她还是难以寻到如意郎君。果不其然,不相信我话的吕伟前去探问被告知不合适,而直到吕伟搬离了,女孩还在陪伴着她的母亲。

  ●三十四岁那年相亲是公司同事王姐介绍的,王姐说她外甥女,比我要小个五六岁,在上海做家政,老大不小的也没男朋友。

  那时我已经和如今的老婆相识了,只是彼此还未说破。所以话虽如此说,我还是答应和那女孩见一面。在王姐的建议下,我们进了一家火锅店,除了王姐的外甥女,还有我以前的同事姚山,他是开着公司的车来上海出差,到我的出租屋准备和我挤一晚上,正好撞上。

  王姐很能说,把她外甥女夸得像一朵花似的,说她家政活干的如何好,还给有的老外家做家政,收入颇丰。也没忘记说我工作如何努力,人品如何的好,不抽烟,生活节俭,是个好男人。

  说句实话,王姐的外甥女相貌平平,话不多,一看就是个居家过日子的人,之所以成了大龄剩女,估计是因为个子太矮的缘故。本来姚山听说我要相亲非常高兴,一身的劲,说要助我相亲成功,等见到那女孩了,他似乎比我还失望,因为要开车的他不能喝酒就拼命喝饮料。

  酒足饭饱后,姚山主动请缨,开车送王大姐和她外甥女回去。在路上因为一时没注意是把车子开上了单行道,因逆向行车被警察拦住罚了款。回到我住处,说啥姚山也不要我还他被罚的钱,为此差点吵起来。

  过完年转眼就是情人节,王姐没忘提醒我情人节要到了。我问她,你外甥女对我有意思吗?王姐反问我,你给她发短信她给你回吗?我想想确实都回的,也就是说我们之间有戏。当然没等到我们有深交,我现在的老婆走入了我的生活。

  如今王姐已经是我的前同事,彼此早无联系,她外甥女估计早已嫁人了,对这次相亲印象深,因为是我婚前最后一次相亲,还有就是好朋友为这次相亲开车被警察罚了款。

  有句古话叫“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回想起我的相亲往事,以及那些与我相亲却没能牵手的女孩们,其实她们都不错,只是我们无缘而已,因此内心深处永远给她们留着一片祝福的天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周
   第A03版:人物
   第A04版:倾诉
   第A05版:初恋
   第A06版:艺林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健康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综合
   第B03版:视点
   第B04版:禁毒专版
   第B06版:浦东
   第B07版:禁毒
   第B08版:副刊
我的相亲往事
东方城乡报倾诉A04我的相亲往事 2017-06-30 2 2017年06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