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贤区精准施策 助力个人发展、产业增效
为乡村振兴“头雁”起飞“保驾护航”

  □记者 陈祈

  2023年,上海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二期学员启航。为做好“头雁”人才队伍的培育,奉贤区紧紧围绕自身农业农村产业定位及学员特点,由区农业农村委成立“头雁”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头雁”帮扶指导团队,每个指导团队都由区农业农村委的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为“头雁”学员分别制定“一人一策”综合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头雁”项目落地见效。

  为助力“头雁”个人发展,指导团队着力为“头雁”学员们指导农业系列专业职称评审,提升学员的个人能力和专业职称。“头雁”唐敏是上海玖童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于2023年11月顺利获评农艺师,“‘头雁’项目对我个人的提升和合作社的发展都有所益处。”唐敏介绍,2022年,玖童合作社在区、镇农技、农机部门的鼓励和帮助下,成立无人机植保队,联合行业专家开展农机技术指导。2023年,合作社为周边及沪郊多地的农户提供无人机服务,完成7万多亩次作业任务,“获评农艺师,也让我在开展无人机服务上更专业、更有底气。”

  “头雁”陈登峰创办的上海贤佑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奉贤区农技推广部门的推荐和指导下,种植有奉贤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晚熟优质稻米品种“美谷2号”1700多亩,成为奉贤种植该品种最多的经营主体之一。据悉,合作社年均水稻综合服务面积超5000亩,示范带动农户近100户,为促进奉贤区粮食生产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和借鉴。近年来,合作社由“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型,“通过‘头雁’的学习,我在粮食生产、加工、保鲜、销售等环节都学习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帮助。”2023年,陈登峰还被推荐为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奉贤乃至沪郊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振臂发声”。

  在产业发展方面,指导团队定期对“头雁”带头人开展实地走访,结合合作社特色产业给予农业技术与产业发展指导,提升合作社综合产业能力。“头雁”朱峰所在的上海一帆蔬果专业合作社一度面临蔬菜生产“用工难、难用工”的困难,在奉贤区农技、农机部门和科研院所的指导和推荐下,合作社通过机械化生产节本增效,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合作社还获评上海市蔬菜机器换人示范基地。“有区农业农村委领导班子成员与我们进行结对指导,带领指导团队走访生产基地,倾听我们的诉求并帮助我们解决相关问题,合作社的发展更加顺利。”

  “头雁”郑荣华是上海亦博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奉贤区依托合作社产业特点,指导其申报上海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帮助建设蔬菜基地,助力合作社提升科技生产经营水平。指导组还协助合作社办理设施农业用地项目,与规资部门沟通,为亦博合作社解决本区设施农业用地瓶颈问题。近年来,合作社分别在宁夏、云南建设西瓜种植基地,奉贤区相关部门也帮助其与外省市结对,确保用地落实,满足合作社转型升级需求,同时也为当地周边农户带去就业机会。

  “头雁”曹金姹所在的上海艾妮维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名特优新”农产品——奉贤南瓜的主要种植基地,南瓜的推广种植为当地创造了每亩6~10人就业机会。合作社还在甘肃、新疆等地以“企业+科研+合作社”模式进行南瓜的推广工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充分发挥了“头雁”的示范引领作用。

  还有“头雁”朱剑华的上海惠群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奉贤区农技部门的指导下,开展(蔬菜水稻)水旱轮作,试种玉米新品种,带动周边农户100多户,他本人也获得奉贤区十佳青年农场主等荣誉。

  除了帮助“头雁”个人提升和产业发展,奉贤区还在投融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出台了《上海市奉贤区区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等,结合贷款贴息具体政策内容,将“头雁”们所在的合作社(农业企业)优先纳入贴息贴费政策,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合作社利用金融信贷工具撬动产业项目投资,发展种源农业、观光农业、科技农业,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科技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调查
   第03版:关注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治理
报头
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为乡村振兴“头雁”起飞“保驾护航”
南汇甜瓜集中上市 嫩白鲜亮品质提升
广告
东方城乡报一版要闻01为乡村振兴“头雁”起飞“保驾护航” 2024-04-18 2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