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尹寅
2020年成功入选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榜单的上善广场,成为青浦盈浦街道居民首选打卡点,人们可以以各自喜欢的休闲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总建设面积约150万平方米的环城水系公园,以独具匠心的设计勾勒出一条美丽的水城金腰带,成为一个独具水乡特色的兼顾历史文化、生态水景、健身运动和休闲旅游的综合性公园。
盈浦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建设“没有围墙的文化阵地”为目标,成为了全域百姓心中的一片“文化沃土”……
越来越多的盈浦居民感慨道,“身边的这些变化清晰可见,我们生活的社区变得有温度、有记忆,可漫步、可阅读,我们拥有满满的幸福感。”
近年来,青浦区盈浦街道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加强城市更新、加强绿色发展、加强文明建设、加强治理创新、加强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美丽盈浦”高质量跨越式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更富足、更幸福、更安康。
“‘十四五’期间,盈浦街道将紧扣‘江南水城’这一自然禀赋,书写新时代最美江南的美丽诗篇。”近日,盈浦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宾徐表示,“我们力求打造5个江南,推进美丽盈浦从‘百年老城厢’向‘江南新天地’的升华发展。”
打造烟火人间的繁华江南。紧扣青浦新城建设规划,加大城市更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老城厢与新城区融合、新城区与新农村融合,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打造富有魅力的老城厢,对标“江南新天地”城市更新实践区建设,推进老城厢升级改造,依托环城水系及“美丽家园”“美丽街区”建设,推动空间建设向精细化、品质化转型;打造富有活力的新城区,对标中央商务区、未来新城样板区建设,加快空间腾挪,优化商贸体(企业)服务,提升服务配套与品质体验;打造富有潜力的农村地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探索新农村乡村振兴新发展,让人们更好感受农耕文化、田园风光、自然之美。
打造水绿如蓝的水韵江南。把“水”作为核心元素,彰显水的灵动、灵秀和灵气,全力助推环城水系公园三、四期建设,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依托淀浦河、上达河、东大盈港、西大盈港等骨干河道,构建蓝绿交织、层次丰富的生态网络,全方位展现江南风、江南美、江南韵,让人们更好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气质。积极践行低碳城市理念,推动垃圾分类、全域一体化保洁提质增效,深化“三大整治”、绿色社区创建,让“转角遇见绿”成为人们的普遍生活方式。
打造人文荟萃的风雅江南。彰显江南文化神韵魅力,加强对历史建筑、风貌街区的保护利用,深入挖掘城隍庙、曲水园等传统文化资源,打响“我们的节日”、社区龙舟赛、“盈浦故事”等品牌,打造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新地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擦亮“最美盈浦”“幸福盈浦”品牌,巩固青浦“全国文明城区”、盈浦“全国文明单位”的创建成果。
打造数字智慧的时尚江南。加快激发城市数字化转型动能,织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画好城市治理“工笔画”。深化市域社会治理,全面建设“智慧法治”。持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顺应数字社会的新特点新变化,不断增强治理模式创新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做强“盈浦益加亲”公益服务品牌,发挥社区基金会、社会组织、社工所“三社”作用,让人人有序参与治理的生动实践处处可见。
打造宜居生活的幸福江南。扎实推进幸福社区建设,力争三年内实现社区中心和“幸福云”建设全覆盖。持续完善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服务设施,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打造便民高效的“15分钟生活圈”。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高效运行机制,做好动迁安置、小区管理、加装电梯等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老小旧远问题,让盈浦街道成为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最佳实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