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苏双丽 徐衍
“无论智能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应该为老年人保留一些必要的传统方式,确保他们都能平等地接受社会服务。”日前,“数智”时代涉老检察公益保护研讨会在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召开,与会人员热烈地讨论着。
为了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不便,保障他们平等获取公共服务的权利,静安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聚焦涉老问题,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今年1月始,他们围绕老年人养老、出行、就医、消费、休闲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通过发放问卷、座谈交流、走访排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老年人信息化无障碍措施落实情况专项调研。
经过调研走访,检察官发现,“数智”时代的在线预约、扫码支付等极大地方便了生产生活,也提高了社会治理和服务效能,但有些老人跨不过“数字鸿沟”,无法享受“数智”时代的便利,甚至遭遇不便丧失了平等获取相关公共服务的机会。面对这个现状,检察官决定分三步走:一是依法履职,立即解决具体问题,协同相关部门解除老年人困扰;二是由点及面,全面排查辖区内老年人信息无障碍措施落实情况;三是广泛宣传,通过研讨会等普及老年人信息无障碍理念。
为此,静安区检察院召开“数智”时代涉老检察公益保护研讨会,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法院、民政局、交通委、卫健委,金融、养老机构相关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了落实老年人信息化无障碍的方法与路径。与会人员分别结合各自职能,畅谈了数智时代老年人权益保护存在的瓶颈,在立法、制度执行、公共服务等层面可以探索的方向,应用适老化过程中先懂老再助老的新理念和涉老数智权益保护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