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新农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东寿光探索城乡融合全域发展~~~
宝山罗泾塘湾村举办言值星月会——“绿野仙踪”主题公益晚会~~~
2021年06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寿光探索城乡融合全域发展
从大棚美、园区美向乡村美、城市美蝶变

  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在“寿光模式”中找到一条实践路径。“蔬菜产业化引领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蔬菜产业化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又带动起其他产业,从而带动了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潍坊科技学院教授张友祥解读“寿光模式”时如是说。在山东寿光的调研采访中,记者感受到,这里正在城乡融合的全域发展中,实现从大棚美、园区美向乡村美、城市美的融合蝶变。

  □记者 贾佳

  电商直播下

  “网红村”兴起

  寿光蔬菜很早就进入了电商业者的视野。洛城街道寨里村是近两年成长起来的网红电商孵化基地。记者来到寨里村“鲜馥”直播小院,主播正在推介新上市的羊角蜜。据称,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网购体验,他们坚持每周直播6场,每场3个小时以上,并通过淘宝、抖音、拼多多等同步推出,结合讲解、烹制到大棚直播等多种形式,介绍各种产品,每周直播带货可以做到400万元营收。“鲜馥”是一家农产品电商公司,基于寿光蔬果产地优势,打造了包括贝贝南瓜、蜜薯、羊角蜜甜瓜、绿宝甜瓜、三色小番茄等网红产品,还曾荣获“潍坊市十佳农村电商”称号。

  “鲜馥”所在的寨里村因“唐王东征、安营扎寨”而得名,该村与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紧邻,蔬菜产业资源优势强。洛城街道党工委根据形势、把握机遇,以此为优势提出了打造短视频创新创业基地的构想。2020年,寨里村建设落成了寿光蔬菜产业的新展播大厅和直播营销中心。

  此后,不足一个月时间,就吸引了包括鲜馥在内的4家电商入驻。天猫2020寿光蔬菜采摘节举办时,鲜馥创下一天销售44352单成绩,位列天猫蔬菜销量排行榜第一,这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了一批优秀短视频创业团队咨询入驻。

  洛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街道正紧锣密鼓筹备搭建全民电商培训体系,目的是希望借助已入驻的直播电商和短视频创业团队,带动农民一起试水直播,发展“网红+菜农”“创业者+原住民”共同参与的全民直播路。

  壮大了的集体资产

  用于改善村民生活

  位于寿光城乡接合处的屯西村,在农村集体经济壮大之后着手美丽家园改造,出落出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记者来到屯西村,这里宛若一个高标准配置的居民区,已不见乡村的影子,但细节处无不透露出村民生活的幸福感。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2012 年3月,村里规划建设24栋高层楼房;2015年10月,960户村民分房,同年12月,村民实现入住;此后,该村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起社区物业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地下文化中心等六大服务中心,生活配套设施齐备,老年、孩子的生活福利细致周到。农民城镇化过程面临着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转型,屯西村通过公司化运作,保持每年3000万元资产增值,村委会按照“一切从群众需求出发”的原则,通过票券制形式向村民发放福利。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将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事业的突破点,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寇家坞四村博瑞康养中心,96岁老人刘海兰正和她的老伙伴们在廊亭下聊天,日子安心。记者了解到,该中心聘请寿光养老服务集团进行专业化托管,通过“政府补一点、村里筹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式,每天为老人提供两顿饭;每日用餐费用为75岁以上的老人,一天4元,80岁以上老人一天2元,9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1元。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园区的寇家坞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六村以及六股路村都已建成康养中心并投入运营,这些康养中心是在上级政策补贴,乡村振兴服务队支持和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政策扶持下,由村集体多方筹资建设起来的。目前,已辐射全区7000人口,解决了400多名老人和重点贫困户的生活保障,预计将在两年之内实现康养全区覆盖。

  昔日重度盐碱地

  变身国家级森林湿地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所在地为寿光市北部的滨海重度盐碱地,缺少发展农业产业的基础。在寿光城乡全域同步发展中,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改造,这里已经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获评有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成为因地制宜谋发展的国家级案例。

  记者来到占地总面积945公顷的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自1998年起,这里由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主抓着手林海建设,探索出了以林为主,水资源多层次利用、林盐结合、上林下藕、鱼荷混养等多种经营发展模式。《北方蔬菜报》总编马健向采访团介绍时用了一句当地村里的“老话儿”,“六股路,掏知了,窝里等”,形容盐碱地几乎寸草不生,“村里难得有棵树,知了飞走了肯定还回来。”

  但如今,这里有占地8000亩的高标准盐碱地适生苗木繁育基地,北方最大的白蜡苗木基地;有6000余亩荷塘、二十里湿地生态水道、东方不沉湖,水上运动中心、素质拓展中心、科普宣教中心、湿地自然学校、九州文化苑、水生植物园、农圣文化园等,定期举办寿光林海荷花节、摄影节,发展湿地科普游、农林渔盐业观光体验游,是全国重度盐碱地改良样板的区域,在滨海地区盐碱湿地资源恢复、保护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胶东干线工程在此建有一个重要调蓄水库,名作“双王城水库”。2013年,水库通水以来,成为林海生态博览园的重要水源供给口,原本盐碱化的土质也得到很大程度改良。当地党委、政府抓住机遇,将长江水、黄河水与当地水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推动农民改变着种植结构,参与寿光蔬菜产业总体发展中来,确保水库水灌溉农田;同时,拓展将湿地、渔港等旅游景点连成一片,发展菜乡文化、海盐文化、湿地文化于一体的旅游业。

  据悉,水库周边的古文化遗存得以保留,商周时期大型古盐场遗址群在这里发现。大量商周时期煮盐的陶质盔形器、盐井、盐池、池边路土、运输道路和大面积的红烧土,以及金、元时期和清代的制盐遗迹等堪称全国之最。“寿光作为当时国内的制盐中心和盐文化发源地”的考据得到考古界确认,并将在寿光推动高质量文化旅游业发展中被传播开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稿
   第03版:言论
   第04版:新农村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动态
   第07版:热点
   第08版:国际
从大棚美、园区美向乡村美、城市美蝶变
课堂与公益结合 让孩子在探索自然中嬉戏、成长
东方城乡报新农村04从大棚美、园区美向乡村美、城市美蝶变 2021-06-17 2 2021年06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