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日前正式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粮食安全、种业和耕地、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立法。《意见》提出,计划到2025年,农业农村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农业农村部表示,此次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以解决农业农村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聚焦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急需、农民群众期盼的重点事项和法治建设薄弱环节,注重补短板、强弱项,增强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意见》提出,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法律化制度化,将行之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制度化法定化。加强立法与改革衔接,及时将农业农村重大改革决策、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改革不断深化。
《意见》明确,将加强粮食安全、种业和耕地、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立法。推动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粮食安全保障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渔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修订进程。
《意见》同时指出,要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用法律和制度遏制不当干预经济活动的行为。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清理整合、取消下放农业行政许可事项,坚决防止以备案、登记、行政确认、征求意见等方式变相设置行政许可。落实年度立法计划制度,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着力解决部分涉农法律规定该硬不硬、该严不严、该重不重等问题。对不适应形势发展和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时修改、废止或提出相关建议。
据农业农村部介绍,计划到2025年,农业农村法律规范体系更加完备,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更加完善、执法能力显著增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农业农村行政管理体系日益健全,农业农村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行政权力运行更加透明规范,乡村依法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企业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据《经济参考报》)